【绘真科普】HLA-B51基因检测,辅助白塞病遗传风险评估

2025-07-25 苏州绘真医学 苏州绘真医学 发表于上海

白塞病是慢性自身免疫性血管炎,HLA-B51 为最强易感基因,结合全外显子检测可辅助诊断,2014 年国际标准提升诊断敏感性。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遗传因素是BD发病的关键驱动因素,其中HLA-B51是最强易感基因。因此,绘真医学推出HLA-B51基因检测,用于辅助BD遗传风险评估。

表1 绘真医学白塞病HLA-B51基因检测简介

图片

一、白塞病临床诊断

《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指出,白塞病的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葡萄膜炎和皮肤损害,亦可累及心脏及大血管、神经系统、胃肠道、关节等,临床表现存在高度异质性。BD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应注意详尽地采集病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1990年国际白塞病研究组诊断(分类)标准(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Behcet’s disease,ISGBD)曾被广泛使用。该标准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96%。2014年由来自27个国家的BD国际研究小组专家提出了修订后的(international criteria for Behcet’s disease,ICBD)新标准。该标准较ISGBD标准显著提高了诊断BD的敏感性,同时保证了特异性(该标准敏感度为94.8%,特异度为90.5%),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

图片

图1 白塞病国际标准(2014年)-评分系统

二、白塞病遗传相关基因

目前BD病因不明,多数认为其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感染等多种环境因素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的过度激活和免疫耐受的丧失,导致机体多系统炎性损失的一类临床症候群。BD在地域和种族上存在明显差异,以及家族聚集倾向,这表明遗传因素对发病有一定影响。特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B(HLA-B)基因,尤其是HLA-B51,与BD密切相关。

图片

图2 《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指出,HLA-B51与BD密切相关,属于遗传因素

一项临床研究纳入了2019-202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为白塞综合征患者483例。治疗前进行HLA-B51基因检查提示,129例检出携带HLA-B51,阳性率为26.7%[2]。有研究结果提示,HLA-B51携带者发生白塞病可能性是非携带者的5.78倍。

然而,仅关注HLA-B51基因不能完全解释白塞病发病原理。与白塞病关联的非HLA基因多态性主要发生在针对微生物入侵发生免疫应答的分子和编码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的基因区段,包括ERAP1、IL-23R、IL-23R/IL-12RB2、IL10和STAT4等。ERAP1是预测白塞病易感性的重要位点,其表达蛋白在抗原呈递细胞中与HLA-B51相关作用破坏了T细胞的稳态,导致Treg下调和Th1、Th17细胞的扩张。日本白塞病队列中IL-23R p.Gly149Arg和土耳其队列的p.Arg381Gln低频错义突变体降低了患者对IL-23刺激的应答能力,是白塞病的保护性突变。IL-10 rs1800872 A等位基因可以通过调节IL-10表达来增加白塞病的遗传易感风险,且白塞病患者IL-10基因表达水平远低于HC。STAT4能够被IL-23/IL-12激活,在幼稚T细胞向Th1和Th7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rs897200风险等位基因A与STAT4高表达、IL-17的转录和表达增强相关,从而造成白塞病患者临床严重程度升高[3]

一项临床研究入组31例临床症状疑似白塞病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WES)基因检测。结果提示,9例(29%)患者携带其他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变异,其中5例为A20单倍体剂量不足,携带TNFAIP3基因变异,1例为ISG15缺乏症,携带ISG15基因突变,1例为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携带TNFRSF13B基因变异,2例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发热综合征,携带TNFRSF1A突变。剩余22例患者,8例(36%)检出HLA-B51阳性[4]

《2024英国皮肤科协会和英国风湿病学会白塞病患者管理现行指南》指出,鉴于白塞病的临床表型复杂,且单基因免疫缺陷症可能最初表现为类似白塞病特征,越来越多的panel测序、WES或WGS被应用于白塞病的诊断调查[5]。因此,临床表型疑似白塞病的患者,可以同时送检HLA-B51基因检测和遗传病WES检测,用于辅助鉴别诊断和遗传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86 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 (2025 年版) 

https://www.nhc.gov.cn/yzygj/c100068/202507/5b3f41180a42465eb9eec34597bacaf2.shtml

[2]李嘉辰,孙峰,刘田. 白塞综合征生物标志物分布及其临床相关真实世界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58(09):1341-1347.

[3]詹皓婷,李永哲.白塞病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4, 47(09):1106-1114.DOI:10.3760/cma.j.cn114452-20240401-00172.

[4]Burleigh, Alice et al. “Genetic testing of Behçet's disease using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o identify monogenic mimics and HLA-B*51.” Rheumatology (Oxford, England) vol. 63,12 (2024): 3457-3470. doi:10.1093/rheumatology/kead628

[5]Murphy, Ruth et al.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 and British Society for Rheumatology living guideline for managing people with Behçets 2024.” Rheumatology (Oxford, England) vol. 64,1 (2025): 74-90. doi:10.1093/rheumatology/keae43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4921, encodeId=c07522e49215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945e1670d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白塞病#</a> <a href='/topic/show?id=fce0128888e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LA-B51#</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8888, encryptionId=fce0128888eb, topicName=HLA-B51), TopicDto(id=71670, encryptionId=d945e1670d9, topicName=白塞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l 26 12:49:39 CST 2025, time=11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1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白塞病和妊娠——注意血栓预防

白塞氏病(BD)是一种罕见的、多系统的炎症性疾病,在妊娠的背景下,所报道的数据是有限的和相互矛盾的。我们的目的是评估妊娠期白塞病的患病率,并评估与白塞病孕产妇的母胎结局。

A&R:磷酸二酯酶4(PDE4)阻断降低白塞病中性粒细胞的激活

研究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对白塞病(BD)中性粒细胞激活的影响。

【今日分享】2024 BAD/BSR 生活指南:白塞病患者管理

这是为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BAD)临床标准部门(包括治疗与指南小组委员会)以及英国风湿病学会(BSR)(包括指南指导小组)准备的一份动态指南。

超一半的白塞病患者正在被眼病困扰,小心致盲!

白塞病导致眼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它对眼睛的影响,不仅是让患者眼睛干涩、流泪,严重的还会致盲!

口腔溃疡就是白塞病吗?白塞病为什么“查不出来”?

在门诊,经常碰到这样的患者:“我经常出现口腔溃疡,网上说很有可能是白塞病,所以想来医院抽血查一查”。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白塞病其实是“查不出来”的。

Clin Rheumatol:中国成人型白塞综合征临床表型有哪些?

白塞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31岁(IQR,24-40岁),中位病程为10年(IQR,5-15年)。

白塞病Mason和Barnes诊断标准

白塞病Mason和Barnes诊断标准

白塞病国际标准评分系统(2014年版)

白塞病国际标准评分系统(2014年版)

前方高能!白塞病合并双手侵蚀艾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

本文回顾性报道1例老年女性,以“口腔及皮肤多发溃疡半年,双手肿胀疼痛1周”入院,根据患者口腔及皮肤多发性溃疡、针刺反应阳性及病理检查结果提示白塞病。

白塞病Momoi诊断标准(1982版)

白塞病Momoi诊断标准,点击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