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不只瘦体重!研究发现:脂肪细胞的 “衰老记忆” 能被擦掉,但免疫细胞还在 “记仇”

5小时前 梅斯内分泌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揭示肥胖时脂肪组织免疫细胞入侵、细胞衰老,减重可逆转部分问题,但巨噬细胞存 “记忆”,为肥胖防治提供新方向。

健身房里,汗水浸透运动服的人们盯着电子秤上的数字暗自较劲;超市货架上,“低脂”“无糖”的标签成了抢手货;体检报告上,“BMI超标”的红色印章让无数人忧心忡忡……在这个被体重数字裹挟的时代,“减肥”早已不是个人选择,而是全球公共卫生的紧急命题。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10亿人受肥胖困扰——这个数字比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但你或许不知道,在你为腰围增减一厘米而焦虑时,皮下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脂肪细胞,正在上演一场关乎健康的“变形记”。

脂肪组织,这个长期被贴上“赘肉”标签的身体成分,实则是维持代谢平衡的“能量调节器”。当我们摄入过多热量,脂肪细胞会像气球一样膨胀以储存能量;当能量短缺,它们又能分解脂肪释放燃料。可一旦“膨胀”失控,脂肪组织就会从“调节器”变成“麻烦制造者”:脂肪细胞撑得过大(肥大),免疫细胞趁机“入侵”,炎症因子四处游荡,血管和干细胞功能紊乱……最终引发糖尿病、心脏病等一串连锁反应。更棘手的是,即便成功减重,不少人还是会遭遇“反弹魔咒”,仿佛脂肪组织里藏着某种“记忆”。

为了揭开这场脂肪“变形记”的真相,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带着70名志愿者的脂肪样本走进了实验室。他们中,有25人正经历着“从肥胖到减重”的蜕变(接受减肥手术后体重明显下降),24人则是体重正常的健康人。研究人员用单核RNA测序“透视”了17万余个脂肪细胞的基因活动,又通过空间转录组学给这些细胞“拍了全景照”,试图看清:肥胖时,脂肪组织里到底发生了哪些混乱?减重又能真正逆转多少问题?

图片

脂肪组织的“肥胖乱局”:免疫细胞的“越界狂欢”

当研究人员用基因测序技术“放大”肥胖者的脂肪组织时,首先看到的是一场“免疫细胞大入侵”。在健康人的脂肪里,巨噬细胞(一种免疫细胞)的占比约14%,可到了肥胖者体内,这个数字飙升到31%,翻了一倍还多。这些“不速之客”中,不少是“脂质相关巨噬细胞”(LAM)——它们像贪婪的清道夫,围着脂肪细胞啃食多余的脂质,却也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炎症因子。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巨噬细胞还分“善恶”。“善”的LAM忙着清理脂质,聚集在脂肪细胞死亡后形成的“冠样结构”周围;“恶”的LAM则单独行动,带着TLR2、TREM1等“炎症武器”,四处散播破坏信号,与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脂肪组织里的“原住民”——负责维持稳定的组织驻留巨噬细胞(TRM)却被挤到了角落,数量相对减少。

除了免疫细胞的“越界”,脂肪细胞自身也在“闹罢工”。肥胖者的成熟脂肪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仿佛不堪重负纷纷“退场”;剩下的细胞里,不少呈现“应激”状态——JUN、NFKBIZ等应激基因高度活跃,像被过度拉伸的弹簧一样濒临崩溃;还有些细胞长满“纤维化”的“皱纹”,NOX4、LOX等基因的表达暴露了它们的衰老痕迹。这些“罢工”的脂肪细胞不仅无法正常储存或分解脂肪,连处理支链氨基酸(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能力都大打折扣,整个代谢系统仿佛被按下了“混乱键”。

减重的“修复工程”:哪些细胞在认真“复工”?

当肥胖者通过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成功减重后,脂肪组织的“乱局”是否会彻底扭转?研究给出了一组喜忧参半的答案。

最显著的变化,是脂肪细胞的“重获新生”。减重后,“应激”脂肪细胞的比例从55%暴跌至14%,那些擅长合成脂质的“脂质生物合成细胞”则重新活跃起来。更关键的是,脂肪细胞的“代谢灵活性”回来了——它们不再是只会囤积脂肪的“懒人”,而是开启了“分解-合成”的循环模式:分解triglyceride(甘油三酯)释放能量,又重新合成新的脂质,这个看似“徒劳”的过程其实能清除有毒脂肪酸,就像给代谢系统“排毒”。支链氨基酸的处理能力也同步恢复,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扫清了障碍。

另一大惊喜是“细胞衰老”的逆转。肥胖时,脂肪细胞、血管细胞和干细胞里充满了“衰老细胞”——它们停止分裂,却释放大量炎症因子“捣乱”。研究发现,减重像一把“衰老橡皮擦”,几乎清除了所有表达p21(衰老标志物)的细胞,让血管内皮细胞、脂肪前体细胞重新找回活力。原来,这些细胞的衰老与缺氧、机械压力有关,当脂肪细胞“瘦身”后,压力减轻,衰老信号自然减弱。

免疫细胞的“撤退”也很明显。减重后,巨噬细胞的占比从31%降至18%,淋巴细胞等“炎症推手”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但显微镜下的细节暴露了隐患:虽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了,但部分巨噬细胞的“代谢记忆”还在——它们的糖酵解、呼吸能力仍保持活跃,仿佛随时准备“卷土重来”。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减重后容易反弹:这些“潜伏”的免疫细胞可能是体重反弹的“内应”。

图片

减重清除脂肪组织中的衰老细胞

脂肪“记忆”与健康密码:研究背后的临床启示

这场对脂肪组织的“显微探秘”,不仅解答了“肥胖为何致病”“减重为何有效”的科学谜题,更给肥胖防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首先,“逆转衰老”可能是减重改善代谢的核心机制。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中的衰老细胞会引发“退化循环”:衰老导致炎症,炎症加速更多细胞衰老,最终陷入代谢紊乱。而减重能打断这个循环,这意味着未来或许能开发“抗衰药物”,针对性清除脂肪中的衰老细胞,帮助代谢恢复。

其次,巨噬细胞的“持续激活”提示我们:减重不是终点,而是“持久战”。这些带着“记忆”的免疫细胞可能是体重反弹的关键,因此在减重后,或许需要针对性调节免疫状态,比如通过饮食或药物抑制其过度激活,才能巩固成果。

最后,脂肪细胞的“代谢灵活性”为减肥方法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发现,减重后脂肪细胞的“脂质循环”(分解与合成的平衡)很活跃,这需要消耗能量——这意味着,与其一味“节食饿肚子”,不如通过合理运动和饮食,让脂肪细胞保持“动态平衡”,既能高效供能,又不囤积毒素。

当然,这项研究也有其局限:它主要关注腹部皮下脂肪,而内脏脂肪的变化还不明确;研究对象未包含糖尿病患者,难以反映更复杂的代谢状态。但这并不影响其价值——它像一台“细胞显微镜”,让我们看清了脂肪组织的“健康密码”:肥胖不是脂肪的“原罪”,而是其“变形”失控的结果;减重的意义,不仅是数字的减少,更是让脂肪细胞找回“平衡之道”。

或许未来某天,当我们再站到体重秤上时,关注的不再只是数字的增减,而是皮下那些细胞是否在健康地“呼吸”与“工作”。毕竟,真正的健康,从来都藏在微观世界的平衡里。

参考文献:

Miranda, A.M.A., McAllan, L., Mazzei, G. et al. Selective remodelling of the adipose niche in obesity and weight loss.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233-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586, encodeId=011d22e35865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ad9818917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肥胖#</a> <a href='/topic/show?id=f8c5843e3c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脂肪组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1891, encryptionId=3ad9818917c, topicName=肥胖), TopicDto(id=84373, encryptionId=f8c5843e3c5, topicName=脂肪组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16 10:37:21 CST 2025, time=10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0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Sci Adv:中药常山成为减肥的新型武器?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

【今日分享】2025 超重和肥胖护理标准——体重污名和偏见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肥胖协会制定了关于认识和解决体重偏见和污名的指南,鼓励采用这些指南来减少体重偏见和污名,强调教育、包容的临床环境和有效的沟通,以改善肥胖问题。

NEJM:长效肽 - 抗体偶联物 MariTide 每月给药,实现肥胖患者 52 周减重超12%

肥胖治疗药物的发展正走向更以患者便利性和依从性为核心的长效方案设计。MariTide这一创新长效GLP-1/GIP双机制联合疗法用抗体偶联大幅延长药物半衰期,成功实现了多达一个月甚至更低频率给药,

肠-脑轴新机制!Gut:隔日禁食通过菌群代谢物调节小胶质细胞,逆转肥胖相关认知衰退

本研究系统阐述了不同减脂饮食对于肥胖相关认知障碍的影响,突出了交替日禁食作为一种非药物介入策略在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抑制慢性炎症中的独特优势。

橄榄油「健康神话」破灭?最新研究发现:油酸竟通过 LXRα 通路加速脂肪细胞增殖!

研究发现油酸可通过激活 AKT2 信号、抑制 LXRα 磷酸化,促进脂肪前体细胞增殖,与肥胖相关。其作用具剂量依赖性,高摄入或抵消健康效益,需重新考量膳食建议。

Ann Intern Med:BMI分层结合腰围阈值,绝经后女性死亡风险预测的新突破

这项研究基于超过13万54-79岁绝经后女性的长期前瞻队列数据,系统评估了在BMI分层基础上引入BMI特异性腰围阈值对全因死亡风险预测的改善效果。

Cardiovascular Research:应对肥胖及其心血管风险——初级医疗环境中高低资源地区的挑战与机遇

文章涵盖了肥胖定义和风险评估的争议,最新药物治疗的突破及其全球可及性,强调了低资源地区面临的特殊挑战。作者结合权威大数据研究及现有临床实践指南,提出了实际可行的策略方向。

Nat Food:全球食品零售环境变迁与肥胖流行的关联分析

本研究基于海量国际数据,采用先进统计方法,对食品零售环境的转型及其对全球肥胖流行的潜在驱动作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EMBO J:西湖大学马仙珏等团队研究阐述了肥胖影响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新见解

该研究利用结合Gal4-UAS和QF-QUAS组织特异性转基因表达系统的果蝇遗传模型,揭示了脂肪分泌的Spz5配体促进远端上皮肿瘤过度生长和侵袭。

每周一次,减重20.4%;血糖达标率超70%!NEJM连发两篇,双靶点疗法带来多重获益

CagriSema在两项 3 期试验中,使肥胖非糖尿病患者 68 周平均减重 20.4%,2 型糖尿病患者减重 13.7%,兼具降糖等多重代谢获益,安全性与单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