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生姜汤剂揭秘:广中医携手深圳中医院揭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惊人效果!

2025-04-02 梅斯循证中医药 MedSci原创

研究旨在探讨SJXXD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持续稳定增长,已被认定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IBD的一种主要亚型,大约占据了IBD患者总数的45%,其临床表现包括腹泻、便血、体重下降以及腹部不适等症状。目前,UC的潜在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尽管诸如生物疗法、5-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等治疗方法能够缓解UC的临床症状,但这些治疗手段并未能提供根治方案,且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仍可能感到症状缓解不充分。因此,研发新的治疗策略或方法以管理UC已成为当务之急。

生姜泻心汤(SJXXD)是在胃肠道疾病的治疗领域享有盛誉的经典方剂。药理学研究揭示,该方剂对于一系列与炎症相关的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尽管如此,其在UC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的探讨。

近日,一篇名为“Shengjiang Xiexin Decoction ameliorates DSS-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via activating Wnt/#-Catenin signaling to enhance epithelium renovation and modulating intestinal flora”的研究旨在探讨SJXXD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图片

图1 论文首页

SJXXD改善了DSS诱导的小鼠模型中的UC

体重减轻是UC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正如预期,与仅接受DSS处理的小鼠相比,接受DSS处理的小鼠在第4天体重显著下降(p<0.01)。值得注意的是,美沙拉嗪(阳性对照组)以及SJXXD(剂量为1.25或5.00g/kg)均显著缓解了结肠炎小鼠的体重减轻现象(图2B)。此外,DSS处理导致了明显的腹泻、血便现象以及DAI评分的升高(图2C-E)。然而,口服美沙拉嗪和SJXXD能够显著改善结肠炎小鼠的这些症状(图2C-E)。大量研究证实,DSS可引起结肠损伤,导致结肠长度显著减少,并造成结肠损伤。与之相符,DSS诱导的UC小鼠表现出结肠明显缩短,并显示出结肠组织绒毛结构的严重损害(图2F-I)。美沙拉嗪或SJXXD治疗显著抑制了结肠损伤,导致绒毛结构和组织完整性的显著改善(图2F-I)。总体而言,SJXXD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图片

图片

图2 SJXXD可改善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症状和结肠损伤

SJXXD可抑制UC小鼠的肠黏膜炎症反应

为了评估SJXXD对UC的影响,该研究检测了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结果显示,DSS组结肠组织中IL-1β、IL-6、IL-12/p40和TNF-α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图3A-D)。经美沙拉嗪或SJXXD治疗后,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图3A-d)。此外,DSS治疗导致结肠组织中单核细胞浸润显著增加,而美沙拉嗪或SJXXD治疗显著降低了结肠组织中单核细胞的存在(图3E-F)。综上所述,SJXXD治疗可显著减轻由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炎症。

图片

图3 SJXXD可抑制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炎症

SJXXD增强了UC小鼠的肠道屏障

鉴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在IB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者推测,SJXXD在DS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中所展现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肠道屏障功能的强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图4A所展示,相较于仅接受DSS处理的组别,接受SJXXD治疗的结肠炎小鼠显示出显著降低的血浆FD-4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经过SJXXD治疗后,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以及e-钙粘蛋白的蛋白表达量显著提升(图4B,C)。此外,无论是美沙拉嗪还是SJXXD处理,均能显著增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杯状细胞数量(图4D-E),并加强了黏液屏障(图4D,F)。这表明,SJXXD能够有效挽救由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

图片

图片

图4 SJXXD通过挽救被破坏的肠道屏障功能来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

SJXXD可激活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肠上皮细胞再生

基于前述结果,研究进一步探讨了SJXXD对结肠炎小鼠肠道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DSS处理后,小鼠肠道组织中Ki67和Axin2(再生过程中的关键标志物)的表达显著降低。然而,在SJXXD的干预下,UC小鼠结肠组织中Ki67和Axin2蛋白的表达显著提升(图5A-C),这表明SJXXD对促进肠道再生具有显著效果。为深入阐释SJXXD对肠道再生的具体影响,研究构建了体外肠道类器官模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SS暴露显著降低了肠道类器官的生长速率和出芽率(图5D,E)。

在SJXXD的干预下,DSS对类器官产生的负面效应得到了显著缓解,出芽率显著提升(图5D,E)。此外,免疫荧光分析进一步证实,SJXXD有效缓解了DSS诱导的肠道类器官中Ki67和Axin2表达的下降(图5F,G)。鉴于Axin2是Wn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调控因子,研究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SJXXD处理主要影响了UC中的Wnt信号通路。免疫印迹分析则重点探究了SJXXD对Wn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与DSS组相比,SJXXD处理显著提升了Wnt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如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图5H-I)。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SJXXD激活了结肠炎小鼠结肠中的Wnt通路,促进了DSS损伤后肠干细胞(ISCs)的再生,从而改善了UC的状况。

图片

图片

图5 SJXXD对激活Wnt/#-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肠上皮再生的作用

结论

总之,研究表明,SJXXD能够通过抑制结肠炎症反应及重建肠道屏障功能,有效地治疗由DSS诱导的UC。其作用机理与Wnt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肠道微生物群的调节密切相关,为SJXXD在治疗UC方面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SJXXD作为潜在新药开发治疗UC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Chen C, Lin XH, Xie YM, Xiong SL, Hou SZ, Huang S, Jian HL, Wen YF, Jiang XY, Liang J. Shengjiang Xiexin Decoction ameliorates DSS-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via activating Wnt/β-Catenin signaling to enhance epithelium renovation and modulating intestinal flora. Phytomedicine. 2025 Apr;139:156456. doi: 10.1016/j.phymed.2025.15645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808, encodeId=8a532258808b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e6e6e0315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炎症性肠病#</a> <a href='/topic/show?id=02ce1256881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生姜泻心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7031, encryptionId=2e6e6e0315d, topicName=炎症性肠病), TopicDto(id=125688, encryptionId=02ce12568818, topicName=生姜泻心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02 11:52:00 CST 2025, time=2025-04-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多组学视角揭示精神障碍相关基因通路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四个关键基因及其下游通路中,QDPR和HP与IBD风险增加相关,而DBI和MAX则对UC具有保护作用。这些发现为未来肠-脑轴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肠道革命!神奇中药桑黄多酚提取物竟有惊人结肠炎治疗效果!

该研究深入探讨了桑黄提取物(SH)的积极效用。

IVD前沿:Olink蛋白质组学在炎症肠病异质性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不同病程、活动度和治疗暴露的多个欧洲患者队列的炎症血清蛋白,以描述IBD谱的异质性,并确定与潜在分子亚型相关的鉴别模式。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瑞芳、聂广军Matter:新型纳米粒治疗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发病率攀升,现有疗法不佳。中科院团队开发 W@ZnNPs 纳米粒子,能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调节微生态,经小鼠实验证实对 IBD 治疗效果良好。

Cell Discov:中国学者揭示NAT10通过RNA乙酰化修饰调控T细胞稳态及炎症性肠病的新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NAT10通过调控RNA乙酰化修饰(ac4C)影响T细胞稳态和凋亡的新机制,并指出NAT10在IBD发病中的潜在作用。

Ann Med:三种营养指标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

PNI、GNRI、CONUT 3项营养指标可用于IBD患者的营养不良筛查,且是预测疾病活动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JCC:Ustekinumab在炎症性肠病中的长期安全性分析

Ustekinumab在IBD长期使用过程中表现出可控的安全性特征,尤其在降低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风险方面优于许多传统疗法。

【Int J Surg】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晓艳/陈杰教授团队:生命八要素(LE8)评分较高可降低UC患者手术风险及全因死亡率

研究人员发现LE8可作为UC患者的预后工具,强调通过综合心血管健康管理改善IBD结局的重要性。

Phytomedicine:中医药靶向铁死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策略

对已有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整理,探讨了中医药干预铁死亡与UC治疗的相关性,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中铁死亡的可能机制,为U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炎症性肠病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常规听力筛查?

与克罗恩病相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更容易出现听力损失,尤其是在8000 Hz处。此外,DPOAE在诊断亚临床听力损失方面优于P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