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常吃这种坚果,全身炎症、患癌风险都会降低!
6小时前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揭示了核桃摄入如何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尿石素A(Urolithin A),进而改善全身炎症状态和结肠微环境健康。
提起核桃,许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补脑佳品”“长寿果”等名词。
这不仅源于核桃丰富的α-亚麻酸,它在人体内会转化为被誉为“脑黄金”的DHA,促进智力发育和神经功能的提升。
然而,核桃的健康价值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随着营养科学和肠道微生物研究的飞速发展,核桃中独特的化学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正逐渐揭开更多令人惊喜的健康秘密。
近期,康涅狄格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创新性研究,揭示了核桃摄入如何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尿石素A(Urolithin A),进而改善全身炎症状态和结肠微环境健康。

核桃富含鞣花单宁,这种多酚类物质在上消化道被水解成鞣花酸,随后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尿石素A。
尿石素A近年来因其出色的抗炎和细胞保护作用被广泛研究。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39名50至65岁的中年受试者,分为常规饮食组和每天摄入56克核桃的干预组。
经过四周的干预,研究人员利用高精度的LC-MS/MS技术检测尿液中的尿石素A代谢物,结果显示干预组尿石素A水平平均提升了25倍以上。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种代谢产物的提升与血清中多种炎症标志物的显著下降密切相关,尤其在肥胖受试者中表现更为明显。
借助成像质谱细胞术(IMC)技术,研究还揭示了尿石素A高生成者结肠息肉组织中与晚期结肠癌相关的波形蛋白显著减少,暗示尿石素A可能调节肠道微环境,抑制肠道肿瘤的进展。
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尿石素A能够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促炎因子TNF-α,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
除了抗炎和结肠保护,尿石素A还被发现能激活线粒体自噬,改善肌肉功能,延缓衰老过程。
其对血糖调节和心血管健康亦有积极影响,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中展现潜力。
在抗癌领域,尿石素A通过调控转录因子EB(TFEB)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降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分泌,抑制肿瘤进展,甚至与抗癌药物协同增强疗效,显示出对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希望。
总的来看,核桃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坚果,更能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强效生物活性物质尿石素A,从而发挥抗炎、保护肠道、延缓衰老及抗肿瘤等多重健康效应。
通过每日适量食用核桃,不仅能为大脑补充“黄金营养”,更能通过微生物代谢激活体内天然防御机制,从而助力全身健康。
未来,围绕尿石素A的深入研究或将引领新的营养干预和疾病预防策略,而核桃的价值也将被重新定义,成为健康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明星食材。
参考文献:
DOI: 10.1158/1940-6207.CAPR-24-0383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0 0 举报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2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