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抑郁发作特点及用药建议

10小时前 精神医学新观点 精神医学新观点 发表于上海

男性抑郁症多表现为躯体症状、行为问题等外化形式,受社会文化影响大,诊断率低,用药需针对性选择。

抑郁症作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性别差异长期被忽视。男性与女性在抑郁症的发作表现、诊断率及治疗响应上存在显著差异。传统认知中,抑郁症常被等同于“情绪低落”“哭泣” 等内化症状,而男性抑郁症更多以愤怒、物质滥用、躯体不适等外化形式呈现,导致其识别率不足、治疗延迟,甚至引发自杀等严重后果。2024年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研究表明,男性抑郁患者的死亡率是女性抑郁患者的3倍。

男性抑郁的发作特点

男性抑郁症的发作并非简单的“情绪问题”,而是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症状表现与女性存在显著分化,且受传统性别角色意识形态深刻影响。

(一)症状表现:从“内化” 到 “外化” 的分化

与女性抑郁症常见的“内化症状”(如持续悲伤、兴趣减退)不同,男性抑郁症更倾向于 “外化症状”,即通过行为或躯体反应释放心理痛苦。

具体而言,男性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包括:

  • 躯体化症状:反复出现头痛、消化功能紊乱、慢性疼痛等躯体不适,但医学检查无明确器质性病变。数据显示,2/3抑郁症患者以躯体症状为首要就诊原因,常被误诊为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

  • 情绪外化与冲动行为:表现为易激惹、愤怒爆发、失控的攻击性,甚至暴力行为。部分患者通过 “控制他人” 暂时缓解内心的无力感。同时,冒险行为(如鲁莽驾驶、无保护性行为)也是常见表现,本质是通过风险刺激逃避情绪痛苦。

  • 物质依赖与成瘾:数据显示[1],男性患物质使用障碍的可能性是女性的两倍多。如男性更易通过酒精、烟草等物质滥用缓解抑郁。酒精可短暂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掩盖情绪低落,但长期会加剧神经递质失衡,形成 “抑郁-酗酒” 的恶性循环。此外,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吸烟行为的风险升高接近50%,提示抑郁症患者伴有更多的吸烟行为,特别是男性抑郁患者。

  • 社会功能逃避:通过过度工作、强迫性运动等行为回避人际关系。部分男性会以“事业心强” 为借口,将自己孤立于家庭与社交圈,实则通过忙碌麻木情感。

(二)社会文化因素对发作的影响

社会对男性“坚强、自我依赖、情感控制” 的角色期待,导致其抑郁症状被压抑或扭曲。

  • 性别角色冲突:男性若无法达到“成功、权力、竞争” 的社会标准,会产生自我价值否定,进而诱发抑郁。

  • 情感表达抑制:传统观念将“表达脆弱” 视为 “非男性化”,导致男性刻意隐藏悲伤、无助等情绪,转而以躯体症状或行为问题呈现。

  • 求助行为抑制:研究表明[2],尽管男性和女性经历着相似程度的抑郁,但男性接受心理治疗的比例比女性低 29%,该数据侧面反映出男性在心理治疗寻求帮助方面的意愿低于女性。

(三)诊断困境:被“忽视” 的抑郁

男性抑郁症的低诊断率源于三重障碍:

  • 症状不典型:传统抑郁量表(如PHQ-9)以 “情绪低落”“兴趣丧失” 等内化症状为核心,难以捕捉男性的外化表现。

  • 医疗系统偏见:医生更易将女性的情绪问题归因于抑郁症,而将男性的愤怒、物质滥用视为“品行问题”。

  • 自我认知偏差:男性常将抑郁症状解读为“压力大”“意志力弱”,通过吸烟、熬夜等不健康方式自我调节,进一步延误治疗。

 用药建议

SSRIs: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适用于合并焦虑、冲动控制障碍的男性患者。该类药物通过提高突触间隙 5-羟色胺水平,增强情绪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因 5-羟色胺不足导致的 “慢性易激惹”。如舍曲林可改善愤怒症状,且对酒精依赖者的肝脏安全性较高。但需要注意初期可能出现性功能副作用。

SNRIs:如米那普仑、文拉法辛。适用于伴有慢性疼痛、躯体化症状的男性患者。但是可能升高血压(如文拉法辛),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

NaSSAs:如米氮平。适用于合并失眠的男性患者。其镇静作用可改善入睡困难,且对性功能影响较小。但可能导致体重增加,需配合饮食管理。

NDRIs:安非他酮。主要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转运蛋白,增加前额叶皮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以及纹状体内多巴胺的浓度,起到抗抑郁作用。在安全性上,安非他酮对性功能影响小,与其他一些抗抑郁药相比,大大减少了男性患者对性功能障碍副作用的担忧。同时,它在体重方面,不仅不增加体重,甚至可能减轻体重。此外,安非他酮通过提高大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有效减轻戒烟时的戒断症状与吸烟欲望,兼具改善抑郁与辅助戒烟的双重效益,尤其适合抑郁症合并尼古丁依赖人群。

参考文献:

1.Walther A. Int J Equity Health. 2025 Jul 1;24(1):190.

2.Zartaloudi, Afroditi. (2011). Health Science Journal. 5. 182-187.

3. Eggenberger L, Fordschmid C, Ludwig C, et al. Behav Sci (Basel). 2021 Jun 2;11(6):8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553, encodeId=ba8e22e3553d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a0b54963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a> <a href='/topic/show?id=f440128609a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外化症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8609, encryptionId=f440128609ad, topicName=外化症状), TopicDto(id=54963, encryptionId=0a0b5496306, topicName=抑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16 09:10:40 CST 2025, time=11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1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双相障碍子代 22 年随访揭示双相障碍发病严格限定28岁前,但需警惕中年后抑郁风险

虽然BD新发风险随年龄下降,但MDD等心境障碍的新发及复发风险并未明显降低,强调这一人群需长期健康管理。

好文推荐 | 帕金森病抑郁与自主神经症状网络分析

本研究拟通过症状网络分析探讨与PD抑郁症相关的核心症状,提高临床医生对PD伴发抑郁的早期识别与治疗能力。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男性中心性肥胖与女性体像扭曲,谁更易致抑郁?

男性中ABSI升高与抑郁症状显著相关,而女性中仅主观体像不满与抑郁风险显著相关。体像与实际体型不一致时(如男性ABSI高但自认瘦),抑郁风险进一步增加,提示体像扭曲是独立于客观体型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

CGP论著 | 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女性看护人抑郁的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看护人中母亲和祖母抑郁的影响因素。

自己难受没用,让别人也难受!研究建议:遇事不要忍,适度发疯才有用!

西班牙研究发现,情绪聚焦疗法中,将羞耻等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能降低高自我批判者的自责与抑郁,强调情绪转化流程及治疗师共情的重要性 。

JAMA Pediatr:屏幕时间如何 “偷走” 青少年心理健康?睡眠与脑白质结构成关键中介

屏幕时间可能影响青少年睡眠,进而对脑白质的纤维取向精细化产生干扰,导致情绪调控功能减弱,增加抑郁风险。

Alzheimer’s & Dementia:新研究揭示老年认知障碍与抑郁症状的共同神经基础

白质高信号和九个关键脑区节点与老年认知功能和抑郁症状相关。这些节点分布在默认模式网络、执行控制网络和突显网络中,表明这些网络在认知和情绪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炎症在抑郁和焦虑障碍、情感及认知中的作用——基于遗传与非遗传证据的 Lifelines 队列研究

CRP与抑郁障碍和消极情感相关,遗传分析显示CRP和GlycA的GRS与消极情感及焦虑障碍风险增加相关,sIL-6R的GRS与记忆功能下降相关。MR分析提示CRP可能对焦虑障碍有潜在因果影响。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血清素分泌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认知与精神功能研究

11%的血清素分泌性NET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和词汇流畅性受损,20%的患者存在精神障碍,但重度抑郁症患病率较低(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