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隐匿的 “冰山” 正在崛起

8小时前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文系统揭示了全球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及其未诊断的严峻现状,提醒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高度重视这一逐渐增长的群体。

过去,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一直被认为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公众及医学界关注度较高。然而,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近年来迅速上升,且在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肥胖被公认为2型糖尿病的核心驱动力,全球儿童肥胖人群的激增导致前驱糖尿病及T2DM新病例数量不断增加。

据2021年全球估计,约有41,600例新发儿童青少年T2DM病例,且这一数字仍处于快速增长中。中国、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均报道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中国儿童T2DM患病率自1995年至2010年提升2.5倍,美国10-19岁青少年T2DM年增速达7.1%。更为严重的是,全球许多地区仅有小部分T2DM患者被及时诊断,大量病情隐匿的患者未纳入医疗系统管理,形成庞大的“未诊断冰山”。

成人T2DM的研究显示近一半患者未被诊断,但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未诊断比例往往更高,部分调查显示儿童T2DM未诊断率接近90%,说明疾病的隐匿性极强,延误诊断导致严重后果。此外,儿童青少年T2DM呈现更快的β细胞功能衰竭和更高的并发症风险,与同期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病程更具侵袭性。

近期,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上的综述文章“Undiagnosed pediatric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giant hidden iceberg”系统阐述了全球儿童青少年T2DM的流行趋势、临床特征、未诊断现状及筛查难题,聚焦未被发现的隐形患者群体,强调了这一领域亟需重视的问题。

由于儿童T2DM长期无症状、缺乏风险意识及筛查工具的不足,绝大部分患者处于未被诊断状态,使得疾病的负担和并发症风险更加隐蔽且难以控制。本综述整合了来自多项流行病学调查(如SEARCH、SWEET Registry、NHANES、PRODY研究)和临床随访数据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儿童青少年T2DM的患病趋势、未诊断比例、疾病特征和并发症情况。同时,作者探讨了现有筛查方法的优缺点,并推荐了更适用于儿童群体的简化筛查方案,重点聚焦诊断灵敏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平衡。

主要研究结果解读

1. 儿童青少年T2DM发病率全球迅速上升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T2DM和前驱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涨,尤以肥胖增加最为关键的驱动因素。

中国儿童T2DM患病率自1995年4.1/10万增加至2010年10/10万,韩国及美国相关趋势同样明显。

多国注册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已成为某些地区儿童糖尿病的主导类型,如美国青少年新发糖尿病病例中,约50%为T2DM;中国及澳大利亚土著儿童这一比例超过65%。

2. 大量儿童青少年T2DM未被及时诊断,诊断率远低于实际患病率

疾病周期长且早期无临床症状,导致筛查不足和迟迟未被发现。

以中国PRODY研究为例,筛查发现的未诊断T2DM患病率为自报确诊的近十倍,验证了“隐形冰山”的说法。

美国NHANES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青少年T2DM病例未被诊断。

欧洲的多中心研究也显示儿童T2DM诊断登记率不到患者实际总数的1/6。

3. 儿童青少年T2DM表现出更为侵袭和复杂的临床特征

代谢异常更为严重,β细胞功能衰退速度是成人患者的2-3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较差,胰岛素抵抗更显著。

随诊研究(如TODAY)报告15年内份发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比例快速攀升,肾脏病变、血压升高和血脂异常等并发症普遍出现。

与T1DM患者相比,青少年T2DM患者更早出现肾病,且病程加速带来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诊断年龄越小,预后越差。

4. 目前筛查方法存在多重局限

标准诊断工具包括空腹血糖、糖耐量测试(OGTT)和HbA1c检测,均存在敏感性不足、检测复杂或患者依从性不佳问题。

HbA1c对儿童的筛查灵敏度较低(仅5%以下),导致漏诊率偏高。

OGTT为诊断金标准,但流程复杂、耗时长,难以适用于大规模初筛。

作者团队提出简化版OGTT(s-OGTT),仅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提高筛查效率和患者接受度。

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家族史、体重指数、种族、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酒精性脂肪肝等)以及生活方式指标,有望辅助筛查风险人群。

探索尿液中的肌醇、唾液葡萄糖以及DPP-IV活性等生物标志物,作为未来筛查潜力指标。

研究价值与意义

本文系统揭示了全球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及其未诊断的严峻现状,提醒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高度重视这一逐渐增长的群体。鉴于该群体病理进展迅速、并发症早发且治疗效果有限,早期筛查与及时干预尤显关键。当前缺乏针对儿童的统一、高效且简便的筛查策略是阻碍疾病管理的瓶颈。优化筛查方案,结合基因、环境和临床风险因素,开发新型生物标志物及简化检测技术,将有助于打破“隐形冰山”,为儿童青少年群体带来更精准和有效的疾病预防及管理。

此外,文章强调多学科合作和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包括教育、运动干预及营养改善,以减少儿童青少年阶段的糖尿病发生率。未来研究应关注长效干预措施对β细胞功能保护的效果评估,以及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辅助风险筛查和个体化干预方案的开发。

原始出处
Pu JQ, Fu JF. Undiagnosed pediatric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giant hidden iceberg. World J Pediatr.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17-3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s12519-025-00917-3.pdf)] GetArticleByIdResponse(id=e68c885e73db, projectId=1, sourceId=null, title=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隐匿的 “冰山” 正在崛起, articleFrom=MedSci原创, journalId=7273, copyright=原创, creationTypeList=[1], summary=本文系统揭示了全球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及其未诊断的严峻现状,提醒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高度重视这一逐渐增长的群体。, cover=https://img.medsci.cn/20240904/1725434333794_92910.jpg, authorId=0, author=,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过去,1型<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4f77e665253">糖尿病</a>(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一直被认为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公众及医学界关注度较高。然而,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近年来迅速上升,且在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1%E5%9E%8B%E7%B3%96%E5%B0%BF%E7%97%85">1型糖尿病</a>的发病率。肥胖被公认为2型糖尿病的核心驱动力,全球儿童肥胖人群的激增导致前驱糖尿病及T2DM新病例数量不断增加。</p> <p>据2021年全球估计,约有41,600例新发儿童青少年T2DM病例,且这一数字仍处于快速增长中。中国、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均报道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中国儿童T2DM患病率自1995年至2010年提升2.5倍,美国10-19岁青少年T2DM年增速达7.1%。更为严重的是,全球许多地区仅有小部分T2DM患者被及时<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F%8A%E6%96%AD">诊断</a>,大量病情隐匿的患者未纳入医疗系统<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7%AE%A1%E7%90%86">管理</a>,形成庞大的&ldquo;未诊断冰山&rdquo;。</p> <p>成人T2DM的研究显示近一半患者未被诊断,但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未诊断比例往往更高,部分调查显示儿童T2DM未诊断率接近90%,说明疾病的隐匿性极强,延误诊断导致严重后果。此外,儿童青少年T2DM呈现更快的&beta;细胞功能衰竭和更高的并发症风险,与同期<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a4b96e542">1型糖尿病患者</a>相比,病程更具侵袭性。</p> <p><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https://img.medsci.cn/20250707/1751898732281_8624274.png" /></p> <p>近期,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上的综述文章&ldquo;Undiagnosed pediatric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giant hidden iceberg&rdquo;系统阐述了全球儿童青少年T2DM的流行趋势、临床特征、未诊断现状及<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AD%9B%E6%9F%A5">筛查</a>难题,聚焦未被发现的隐形患者群体,强调了这一领域亟需重视的问题。</p> <p>由于儿童T2DM长期无症状、缺乏风险意识及筛查工具的不足,绝大部分患者处于未被诊断状态,使得疾病的负担和并发症风险更加隐蔽且难以控制。本综述整合了来自多项流行病学调查(如SEARCH、SWEET Registry、NHANES、PRODY研究)和临床随访数据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儿童青少年T2DM的患病趋势、未诊断比例、疾病特征和并发症情况。同时,作者探讨了现有筛查方法的优缺点,并推荐了更适用于儿童群体的简化筛查方案,重点聚焦诊断灵敏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平衡。</p> <p><strong>主要研究结果<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7%A3%E8%AF%BB">解读</a></strong></p> <p>1. 儿童青少年T2DM发病率全球迅速上升</p> <p>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T2DM和前驱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涨,尤以肥胖增加最为关键的驱动因素。</p> <p>中国儿童T2DM患病率自1995年4.1/10万增加至2010年10/10万,韩国及美国相关趋势同样明显。</p> <p>多国注册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已成为某些地区儿童糖尿病的主导类型,如美国青少年新发糖尿病病例中,约50%为T2DM;中国及澳大利亚土著儿童这一比例超过65%。</p> <p>2. 大量儿童青少年T2DM未被及时诊断,诊断率远低于实际患病率</p> <p>疾病周期长且早期无临床症状,导致筛查不足和迟迟未被发现。</p> <p>以中国PRODY研究为例,筛查发现的未诊断T2DM患病率为自报确诊的近十倍,验证了&ldquo;隐形冰山&rdquo;的说法。</p> <p>美国NHANES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青少年T2DM病例未被诊断。</p> <p>欧洲的多中心研究也显示儿童T2DM诊断登记率不到患者实际总数的1/6。</p> <p>3. 儿童青少年T2DM表现出更为侵袭和复杂的临床特征</p> <p>代谢异常更为严重,&beta;细胞功能衰退速度是成人患者的2-3倍,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较差,胰岛素抵抗更显著。</p> <p>随诊研究(如TODAY)报告15年内份发微<a href="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list.do?q=%E8%A1%80%E7%AE%A1">血管</a>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比例快速攀升,肾脏病变、血压升高和<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cbd48992056">血脂异常</a>等并发症普遍出现。</p> <p>与T1DM患者相比,青少年T2DM患者更早出现肾病,且病程加速带来更高的心<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bb6f89e145a">血管疾病</a>及死亡风险,诊断年龄越小,预后越差。</p> <p>4. 目前筛查方法存在多重局限</p> <p>标准诊断工具包括空腹血糖、糖耐量测试(OGTT)和HbA1c检测,均存在敏感性不足、检测复杂或患者依从性不佳问题。</p> <p>HbA1c对儿童的筛查灵敏度较低(仅5%以下),导致漏诊率偏高。</p> <p>OGTT为诊断金标准,但流程复杂、耗时长,难以适用于大规模初筛。</p> <p>作者团队提出简化版OGTT(s-OGTT),仅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提高筛查效率和患者接受度。</p> <p>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家族史、体重指数、种族、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9%9D%9E%E9%85%92%E7%B2%BE%E6%80%A7%E8%84%82%E8%82%AA%E8%82%9D">非</a><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099f9548ed7">酒精性</a><a href="https://www.medsci.cn/topic/show?id=890e8438e3e">脂肪肝</a>等)以及生活方式指标,有望辅助筛查风险人群。</p> <p>探索尿液中的肌醇、唾液葡萄糖以及DPP-IV活性等生物标志物,作为未来筛查潜力指标。</p> <p><strong>研究价值与意义</strong></p> <p>本文系统揭示了全球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及其未诊断的严峻现状,提醒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高度重视这一逐渐增长的群体。鉴于该群体病理进展迅速、并发症早发且治疗效果有限,早期筛查与及时干预尤显关键。当前缺乏针对儿童的统一、高效且简便的筛查策略是阻碍疾病管理的瓶颈。优化筛查方案,结合基因、环境和临床风险因素,开发新型生物标志物及简化检测技术,将有助于打破&ldquo;隐形冰山&rdquo;,为儿童青少年群体带来更<a href="https://www.medsci.cn/search?q=%E7%B2%BE%E5%87%86">精准</a>和有效的疾病预防及管理。</p> <p>此外,文章强调多学科合作和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包括教育、运动干预及营养改善,以减少儿童青少年阶段的糖尿病发生率。未来研究应关注长效干预措施对&beta;细胞功能保护的效果评估,以及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辅助风险筛查和个体化干预方案的开发。</p> <p><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原始出处</span><br /><span style="color: #808080; font-size: 12px;">Pu JQ, Fu JF. Undiagnosed pediatric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giant hidden iceberg. World J Pediatr. 2025.&nbsp;<a style="color: #808080;" href="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17-3"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5-00917-3</a></span></p>, belongTo=, tagList=[TagDto(tagId=2052, tagName=2型糖尿病)],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8, categoryName=儿科,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4, categoryName=研究进展,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20656, categoryName=梅斯医学,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0, articleKeyword=,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0, guiderKeyword=, guiderKeywordNum=6, opened=1, paymentType=1, paymentAmount=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465, appHits=3, showAppHits=0, pcHits=13, showPcHits=462, likes=0, shares=0, comments=0,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Tue Jul 08 09:27: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8小时前,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6556123, editor=儿科新前沿, waterMark=0, formatted=0, deleted=0, version=4, createdBy=98af8624274, createdName=清泉心田, createdTime=Mon Jul 07 22:34:19 CST 2025, updatedBy=92910, updatedName=rayms, updatedTime=Tue Jul 08 09:28:52 CST 2025,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s12519-025-00917-3.pdf)], guideDownload=1, surveyId=null, surveyIdStr=null, surveyName=null, pushMsXiaoZhi=true, qaList=[{id=823209, encryptionId=ee2e823209a2, articleId=e68c885e73db,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目前用于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筛查的标准方法有哪些局限性?, answer=标准筛查工具如HbA1c对儿童的灵敏度较低(仅5%以下),OGTT虽为金标准但流程复杂耗时。美国NHANES数据显示约1/3青少年T2DM病例未被诊断,欧洲多中心研究显示诊断登记率不到实际患者总数的1/6。,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1938160883, updatedAt=1751938160883}, {id=823212, encryptionId=8b18823212bd, articleId=e68c885e73db, userName=administrator, question=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与1型糖尿病相比有何差异?, answer=TODAY研究显示,青少年T2DM患者在15年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比例快速攀升,肾脏病变、血压升高和血脂异常更普遍出现,且肾病发生早于T1DM患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更高。, clickNum=0, type=article, createdAt=1751938160883, updatedAt=1751938160883}])
s12519-025-00917-3.pdf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459, encodeId=feef22e24597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20f1090c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2型糖尿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90, encryptionId=d20f1090c2, topicName=2型糖尿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l 08 09:28:52 CST 2025, time=8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8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Age Ageing: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减量,竟与死亡和住院风险升高相关?——基于目标试验模拟的队列研究

本研究首次采用目标试验模拟方法,评估了≥75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磺脲类、格列奈类及胰岛素)减量与临床结局的关联性。

BMJ:李小英/李晓牧/张惠杰团队揭示达格列净联合热量限制促进2型糖尿病缓解,一项中国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本研究通过严谨的随机、双盲设计,证实了达格列净联合常规热量限制能显著提升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缓解率(44% vs 28%),且安全性良好。

CGP政策简报 |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改善2型糖尿病管理服务质量的干预推荐

本政策简报对现有高质量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整合,归类已实施干预、基于当前最高质量证据展示干预的效果、并推荐可借鉴的基层糖尿病管理质量改进措施。

重磅突破!葛根芩连汤中的神秘成分——葛根素:调节肠道菌群,逆转2型糖尿病!

该研究揭示了肠道共生菌Barnesiella intestinihominis及其代谢产物在改善T2D中的重要作用。

每周5份黑巧克力,2型糖尿病风险降 21%!BMJ证实:牛奶巧克力无此效,还可能致体重增加

这项研究以其庞大的样本人群、长时间随访以及精细区分巧克力种类,为大家解开了巧克力与2型糖尿病之间复杂关系的迷雾。

Diabetes Care:米非司酮为难控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曙光,显著改善血糖与代谢

该研究突破传统单纯降糖药物治疗模式,为难控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基于病因的靶向治疗策略,强调了对高皮质醇血症的筛查和诊断重要性。

NEJM:口服司美格鲁肽在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结局

口服司美格鲁肽显著降低了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或慢性肾脏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今日分享】2025 ACLM临床实践指南:生活方式干预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和缓解

本文主要针对生活方式干预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和缓解提供指导建议。

World J Pediatr:1990-2021年全球10-24岁青少年及青年2型糖尿病负担趋势分析

本研究利用最新GBD 2021数据,全面系统呈现了全球10-24岁青少年及年轻人2型糖尿病负担的三十年动态趋势,明确指出该群体中的疾病负担持续加重,且在区域、性别和年龄层面呈现显著差异。

减脂26%,保留瘦体重!《柳叶刀》子刊:三重机制新药带来减重新选择

一项研究进一步表明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成分的积极影响,retatrutide 8 mg剂量减脂效果达26%,减重中瘦体重流失比例与其他减肥药物相似,这意味着快速减重不会导致更多肌肉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