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心脏骤停风险升高71%!新研究发现,蛋白尿浓度越高,风险越大

2025-03-23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陕西省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研究显示,在年轻人中,蛋白尿与心脏骤停风险显著相关,蛋白尿浓度越高风险越高,其或可作为识别高风险人群的生物标志物。

心脏骤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可伴抽搐、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昏迷、瞳孔散大。年轻人发生心脏骤停的潜在原因有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或主动脉夹层等。部分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预测年轻人心脏骤停发生风险,如蛋白尿。虽然任何程度的蛋白尿都不太可能直接引起心血管疾病,但其可用于对高危患者进行分类,以及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如糖尿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但目前关于蛋白尿与年轻人心脏骤停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证据仍比较有限。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发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无蛋白尿的人群,有蛋白尿的患者心脏骤停风险升高了71%,若蛋白尿3~4+,则心脏骤停风险更高(升高194%),且在既往患有慢性肾病的个体中,蛋白尿和心脏骤停风险相关性更强。

图片

截图来源:JAHA

该研究数据来源于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服务(K-NHIS)数据库。研究使用了数据库2009年~2012年间≥20岁且<40岁人群数据,最终纳入分析的参与者634万,随访至2020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4年。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无蛋白尿(测试试纸结果为阴性)的参与者,有蛋白尿的参与者合并有高血压(16.5% vs. 7.3%)、糖尿病(6.3% vs. 1.9%)、血脂异常(9.1% vs. 5.7%)的比例显著更高(均P<0.001)。尽管患病率非常低,但有蛋白尿的参与者心衰(0.18% vs. 0.06%)或房颤(0.11% vs. 0.06%)的发生率也更高(均P<0.001)。此外,有蛋白尿的患者更可能大量饮酒(9.4% vs. 8.8%),不过近期不太吸烟(31.9% vs. 35.0%)(均P<0.001)。

634万参与者中,共有5352例参与者发生心脏骤停。相比于无蛋白尿的参与者,有蛋白尿的参与者心脏骤停发生率风险更高(0.09% vs. 0.19%,P<0.001)。校正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后,相比于无蛋白尿的参与者,有蛋白尿的参与者发病风险增加71%(HR=1.71,95%CI:1.47~1.99)。

图片

▲无蛋白尿(黑色)和有蛋白尿(红色)参与者心脏骤停累积发生率趋势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对有蛋白尿的参与者进一步分层分析后发现,随着蛋白尿含量的增加,参与者心脏骤停风险也随之增加,蛋白尿1~2+和蛋白尿3~4+的参与者心脏骤停发生率分别为0.17%和0.44%,校正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后,相比于无蛋白尿的参与者,二者发病风险分别增加61%(HR=1.61,95%CI:1.37~1.89)和194%(HR=2.94,95%CI:1.96~4.40)。

图片

▲无蛋白尿(黑色)、蛋白尿1~2+(红色)和蛋白尿3~4+(蓝色)参与者心脏骤停累积发生率趋势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蛋白尿是心脏骤停的独立危险因素(aHR=1.72,95%CI:1.48~2.00,P<0.001),在预测心脏骤停价值方面,蛋白尿具有良好的高特异性(0.98)和阴性预测值(0.98)。

此外,对不同亚组分析后发现,以肾小球滤过率评估的慢性肾病4~5期患者中,有蛋白尿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是无蛋白尿的患者的9倍之多(HR=9.06,95%CI:5.67~14.46)。校正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后发现,若慢性肾病3期或4~5期患者出现蛋白尿,则心脏骤停风险持续增加

尽管年轻人群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整体较低,但这项使用尿液测试纸的研究发现,蛋白尿与心脏骤停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蛋白尿浓度越高,心脏骤停发生风险也越高,或有望作为识别心脏骤停高风险人群的生物标志物。此外,蛋白尿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肾脏损害表现,也可能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资料

[1] Jeong JH, Kim YG, Han KD, et al. Proteinuria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in the Young Population. J Am Heart Assoc. 2025 Mar 13:e036077. doi: 10.1161/JAHA.124.03607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7321, encodeId=2c46225e3216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c1851e033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骤停#</a> <a href='/topic/show?id=cb0b886484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蛋白尿#</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703, encryptionId=9c1851e0334, topicName=心脏骤停), TopicDto(id=88648, encryptionId=cb0b8864847, topicName=蛋白尿)],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r 22 22:33:18 CST 2025, time=2025-03-2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22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今日分享】2024 CCS指南:心脏骤停后和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最佳护理临床实践更新

本文为st段抬高和无st段抬高患者的心导管插管时机、针对体温正常而非低温、血压、氧合和通气参数的修订温度控制策略以及节律性和周期性脑电图的治疗提供最新指导。

【今日分享】2024 ILCOR科学声明:改善心脏骤停后脑损伤后的预后

本科学声明提出了心脏骤停后脑损伤病理生理学的概念框架,探讨了以前未能将临床前数据转化为临床实践的原因,并概述了潜在的前进道路。

JAMA 子刊:医院内儿童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生存率的关系

心肺复苏(CPR)持续时间与心脏骤停后的生存率密切相关。在美国,每年有约15,000名住院儿童接受CPR,其中许多不幸未能生还,而幸存者中也常伴随高发的并发症。尽管已有研究表明CPR持续时间与存活率相

Heart:癌症患者心脏骤停情况

5%的心脏骤停发生在有癌症病史的患者中,但与无癌症患者相比,心脏原因较少。尽管如此,即使是已知的癌症患者,住院的结局也是相似的。

【醉翁之艺】阿片类药物过量时使用纳洛酮拮抗呼吸抑制和预防心脏骤停的局限性

在本文中,作者探讨了纳洛酮的药理学特性,并分析了其在不同临床情境下逆转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的安全性和局限性,特别是其在预防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心脏骤停中的作用。

读书报告丨优化心脏骤停后患者通气设置和目标的十项规则

讨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策略进展,提出十项关键规则,包括潮气量、平台压等设置及注意事项,强调优化机械通气需培训教育及进一步研究。

JAMA:年轻成人院外心脏骤停的发病率、存活率及病因分析

心脏骤停幸存者需要接受全面评估以查明病因,并且对于由非可逆性心脏病因导致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应植入心脏除颤器。

怎么判定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

本文阐述心脏骤停危害及现有预后方法局限,介绍各类型组学生物标志物(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情况,探讨多组学分析、机器学习应用及面临挑战,提出未来应对建议。

肠粘连松解术中突发心脏骤停,这个细节必须注意!

40 岁男性肠粘连松解术中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疑因使用抑肽酶引发,该药有抗原性,提醒术中若用此药出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JAHA:蛋白尿与年轻人心脏骤停风险增加有关

心脏骤停(SCA)是年轻人最严重的预后不良的后果。在年轻人中,蛋白尿与SCA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先前存在慢性肾脏疾病的个体显示出蛋白尿与SCA风险之间更强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