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H】来特莫韦预防对相合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选择最佳预防治疗的合适人群

8小时前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为评估来特莫韦对相合同胞供者allo-HSCT中对受者的影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展回顾性,比较了72名接受来特莫韦的相合同胞移植受者与134名对照者。

来特莫韦预防

巨细胞病毒(CMV)再激活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常见的并发症,受供者类型、预处理方案、供者和受者的CMV血清学状态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严重程度影响。来特莫韦预防性治疗可显著降低移植后CMV再激活率,具有临床和成本效益优势。但也有研究认为来特莫韦给药后Epstein-Barr病毒(EBV)再激活的风险增加,可能因为来特莫韦减少了CMV抗原暴露并可能延迟T细胞免疫重建。

为评估来特莫韦对相合同胞供者allo-HSCT中对受者的影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展回顾性,比较了72名接受来特莫韦的相合同胞移植受者与134名对照者,近日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1.jpg

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方法:研究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2岁、匹配同胞供体、接受allo-HSCT,排除标准包括:90天内死亡或失访、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来特莫韦开始时间晚于第28天或在前90天内中断超过14天。分为两个队列。队列1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接受相合同胞供者allo-HSCT的患者,其中72名接受来特莫韦预防,134名为对照组;倾向性评分匹配 (PSM)后两组均有72例患者。队列2为2024年1月至7月间接受来特莫韦预防的患者和未接受来特莫韦预防的患者(分别有54例和66例)。主要结果为移植后200天内CMV相关并发症的累积发生率和高危患者识别;CMV相关并发症包括CMV病毒血症、难治性CMV病毒血症、CMV疾病和抗CMV联合治疗。次要结果包括EBV相关并发症、移植和生存结果;EBV相关并发症包括EBV病毒血症、EBV相关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和CD20单克隆抗体使用。

CMV病毒血症:来特莫韦显著降低200天内CMV病毒血症的发生率(5.6% vs. 33.3%,p<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III-IV级急性GVHD是CMV病毒血症的独立风险因素,而CMV血清状态对CMV病毒血症的影响不显著(p=0.448)。基于风险因素(ATG、III-IV级aGVHD)的分层显示,LTV对高危患者的效果比低危患者更显著。

2.jpg

EBV病毒血症:来特莫韦预防组EBV病毒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3.9% vs. 1.4%,p=0.025),CD20单克隆抗体的使用也显著增加(11.1% vs. 1.4%,p=0.046)。

长期生存:两组之间的长期生存结果相似,包括1年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无GVHD和无复发生存率(GRFS)以及非复发死亡率(NRM)。

 222.jpg

3.jpg

队列2验证:上述结果在作者中心的第二个队列中也得到验证。

总结&讨论

来特莫韦预防效果:来特莫韦预防显著降低CMV病毒血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在高危患者(使用ATG或III-IV级急性GVHD)中效果更显著。

EBV相关并发症:来特莫韦组EBV病毒血症和PTLD的风险增加,提示在来特莫韦预防期间需要加强EBV监测。

免疫重建:来特莫韦可能延迟免疫重建,特别是在缺乏CMV抗原刺激的情况下。

风险分层:来特莫韦在降低CMV相关并发症方面显示出多重获益,但在高血清阳性率人群中,仅CMV血清状态不足以预测再激活风险。研究建议基于风险因素(ATG和III-IV级急性GVHD)而非单独的CMV血清状态来指导CMV预防策略。

未来研究: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来特莫韦预防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

Zhen S, Liu L, Liu F, Shen Y, Zhang T, Fan Y, et al. The impact of letermovir prophylaxis in matched sibling donor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population for optimal prophylactic therapy. Br J Haematol. 2025;00:1–12. https://doi.org/10.1111/ bjh.7001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5033, encodeId=3b5f22e503326, content=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4980, encryptionId=f1d212498080, topicName=来特莫韦), TopicDto(id=95002, encryptionId=6ce49500242, topicName=造血干细胞移植)],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27 14:23:36 CST 2025, time=4小时前, status=0, ipAttribution=上海)]
    4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BJH】AML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半相合联合后置环磷酰胺对比MUD

日本研究比较 AML 患者 PTCy-haplo 与 MUD 移植结果,PTCy-haplo 造血恢复慢、感染死亡风险高,但在 GVHD 和 GRFS 方面有优势,可能是可行选择,为临床研究铺路。

【BJH】没食子酸可增强allo-HSCT的T细胞GVL作用而不影响GVHD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证实没食子酸可增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 T 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体外体内均有效且不加重移植物抗宿主病,为改善白血病移植预后提供潜在药物。

TP53突变变异等位基因频率和细胞遗传学共同决定MDS/AML移植预后

MD安德森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确定哪些患者从HSCT中获益最多,近日发表于《Blood Advances》。

Diabetes Care:儿童和青年癌症治疗后的糖尿病风险

儿童和青年癌症幸存者面临较高的长期糖尿病风险,该风险因治疗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全身照射、皮质类固醇治疗和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与糖尿病长期累积风险增加相关,而腹部或头部放疗与此无关。

中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异基因对比自体移植治疗T-LBL孰优孰劣?

中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对比ASCT与allo-HSCT治疗成人T-LBL的效果,发现allo-HSCT在1.5-3年PFS率更优,两组NRM无显著差异,结果待前瞻性试验验证。

JCO: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预后

该研究通过跨研究分析,挑战了传统认知,证实HSCT与高危AML儿童患者的预后改善相关。

黄晓军院士等发文,阐述优化非去除T细胞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中国经验

《Haematologica》近日发表综述,汇总了近年来优化HID HSCT方案的最新进展,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院士,共同第一作者为莫晓冬教授和裴旭颖教授。

HLA全相合和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0-50岁重度再障的中国回顾性研究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常用免疫抑制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技术进步提升疗效。国内学者基于 CBMTRG 数据,回顾性分析 40-50 岁患者接受不同供者移植结局,为该年龄段移植供者选择提供新见解。

eClinicalMedicine:肿瘤患儿饮食限制策略临床指南:不建议通过限制饮食预防治疗期感染

为降低癌症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感染风险,临床常采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饮食,但缺乏有效性证据且有不良影响。国际专家组发布指南,不建议儿童及移植患者常规限制饮食,强调食品安全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