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围手术期大量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05-13 古麻今醉网 古麻今醉网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回顾性调查分析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围手术期大量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论著】

本研究回顾性调查分析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围手术期大量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3年至2022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的资料293例,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大量出血组(99例)和无大量出血组(194例),根据术后血性引流液情况将患者分为大量血性引流液组(174例)和无大量血性引流液组(119例)。分别比较两种分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术中大量出血和术后大量血性引流液的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293例患者的一般资料

293例患者中,术前心肺合并症13例(肺结核1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右位心及右肺缺如1例、肺动脉高压1例、肺不张2例、重度呼吸功能障碍2例)。术后转重症监护治疗病房4例(术中出血量多2例、术后引流量多1例、术后循环功能不稳定且低氧血症1例)。

2.2 大量出血组和无大量出血组一般资料比较

与无大量出血组比较,大量出血组患者ASA分级Ⅲ或Ⅳ级、术前心肺合并症、术中及术后输血比例较高,术前Cobb角较大,手术时长较长、手术范围节段数较多(均P<0.05)。见表1。

2.3 术中大量出血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根据ROC曲线中约登指数确定术前Cobb角对应的截点为53.5°[曲线下面积(AUC)=0.690,95%置信区间(CI) 0.628~0.753],手术时长对应的截点为184 min(AUC=0.697,95%CI 0.636~0.758),置钉数对应的截点为18个(AUC=0.712,95%CI 0.649~0.774)。见图1。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obb角≥53.5°[比值比(OR)3.08,95%CI 1.74~5.44]、手术时长≥184 min(OR 3.17,95%CI 1.67~6.02)、置钉数≥18个(OR 3.32,95%CI 1.86~5.93)是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表2)。术前Cobb角≥53.5°发生术中大量出血的风险增加2.08倍,手术时长≥184 min发生术中大量出血的风险增加2.17倍,置钉数≥18个发生术中大量出血的风险增加2.32倍。

图片

图片

2.4 大量血性引流液组和无大量血性引流液组一般资料比较

与无大量血性引流液组比较,大量血性引流液组患者BMI较低,术前Cobb角较大,术前心肺合并症、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术后输血比例较高,手术时长较长,术中出血量、液体平衡量、置钉数、手术范围节段数较多(均P<0.05)。见表3。

图片

图片

图片

2.5 术后大量血性引流液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ROC曲线中约登指数确定BMI对应的截点为16 kg/m2(AUC=0.603,95%CI 0.537~0.669),手术范围节段数对应的截点为10个(AUC=0.694,95%CI 0.630~0.758)。见图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16 kg/m2(OR 2.72,95%CI 1.39~5.30)、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OR 2.73,95%CI 1.47~5.07)、手术范围节段数≥10个(OR 2.49,95%CI 1.33~4.69)是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大量血性引流液的独立危险因素(表4)。BMI≤16 kg/m2术后大量血性引流液的风险增加1.72倍,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术后大量血性引流液的风险增加1.73倍,手术范围节段数≥10个术后大量血性引流液的风险增加1.49倍。

图片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Cobb角>53.5°术中大量出血的风险增加2.08倍,手术时长≥184 min术中大量出血的风险增加2.17倍。因为术前较大的Cobb角需要不同程度的截骨和较多的内固定节段,相应地增加了手术难度和时间,最终增加了术中出血量。置钉数≥18个术中大量出血的风险增加2.32倍,这表明置钉数是脊柱侧凸手术术中大量出血的良好预测指标。

本研究发现,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的使用会使术后大量血性引流液的风险增加1.7倍。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技术已在许多手术中应用,可有效减少异体血输注,提高血液利用率。本研究结果未显示右美托咪定对出血量的影响,可能与研究的样本量、右美托咪定剂量和泵注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术前Cobb角≥53.5°、置钉数≥18个、手术时长≥184 min是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术中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BMI≤16 kg/m2、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手术范围节段数≥10个是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术后大量血性引流液的独立危险因素。了解围手术期大量出血的风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处理,联合多学科管理,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5,46(04):372-376 .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41211‑0124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850, encodeId=3b9322648505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cf6406395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围手术期#</a> <a href='/topic/show?id=3d83126850d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0639, encryptionId=1cf64063952, topicName=围手术期), TopicDto(id=126850, encryptionId=3d83126850db, topicName=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13 16:41:22 CST 2025, time=202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胸口插着管子,为什么能笑着下床?》

现代麻醉学助力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胸科术后疼痛管理关键,介绍阿片类等药物、神经阻滞、镇痛泵应用,强调提升疼痛管理意识及医院 APS 小组作用。

【麻海新知】欧洲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的现状调查

欧洲心胸麻醉和重症监护协会调查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涉及医生特征、血压控制方法等。多数将 SBP 控制在 100 - 140mmHg,常用降压药有特定优缺点。围手术期

【麻海新知】围手术期GLP-1 RA药物使用与患者术后结局的关系

GLP-1 RA 用于糖尿病治疗,对手术结果影响研究少。美国研究分析糖尿病手术患者,发现围术期用它可降低再入院等风险,还探讨局限与方向。

手术前后喝水有讲究,如何开启术后康复 “加速键”?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围手术期自由饮水管理』,为即将接受手术或关心手术康复的人们带来全新的认知和希望。

【麻案精析】围手术期严重酸碱失衡:这些特殊情况你遇到过吗?

通过 3 例围手术期病例,阐述酸碱失衡及代谢性酸中毒情况,涉及脑肿瘤、急诊腹部手术、二甲双胍相关乳酸酸中毒,强调全面评估与管理对改善预后的重要性。

围术期液体管理

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很关键,传统监测指标有局限,检验指标可辅助。动态参数如 SPV 等有高实用性,超声心动图也能评估,需依个体化原则监测调整。

【麻海新知】围手术期房颤:风险因素、识别与管理

本文就围手术期房颤的发病机制、风险因素、高危患者或手术场景、预防和治疗策略等,予以了详细阐述。

不同肌松程度对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生存率的影响

本研究选择接受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分析不同肌松程度对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积极效应。

Lancet Oncol | NADIM 试验 5 年随访结果:NADIM 研究为可切除 IIIA 期 NSCLC 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NADIM研究中围手术期化疗免疫疗法在可切除IIIA期NSCLC中的5年生存结果和主要生物标志物结果,研究结果显示5年无进展生存率65.0% 和总生存率69.3%,显著高于既往研究。

【麻海新知】成人非心脏大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氧疗

2025年3月,来自上海长海医院麻醉科的研究者在Med Gas Res发表一篇综述,旨在通过审视当前氧疗的益处和潜在危害的最新证据,探讨目前对成人非心脏大手术围手术期氧疗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