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中国药科大学杨鹏等证明ADAR1是前列腺癌中一个重要的致癌靶点,并开发了小分子ADAR1抑制剂!

2025-02-12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证明了高表达的ADAR1是前列腺癌中一个重要的致癌靶点,并开发了一种有效的小分子ADAR1抑制剂ZYS-1,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功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尽管最初对雄激素信号治疗有反应,但大多数前列腺癌(PCa)病例最终会复发并无法治愈。控制前列腺癌进展的ADAR1的特殊功能和ADAR的特殊抑制剂还不清楚。

2025年2月10日,中国药科大学杨鹏、Xiao Yibei、郝海平、Jiang Yuzhang、Wang Xiao共同通讯在Nature Cancer在线发表题为“Targeting ADAR1 with a small molecul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高表达的ADAR1是前列腺癌中一个重要的致癌靶点,并开发了一种有效的小分子ADAR1抑制剂ZYS-1,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功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对ADAR1的基因或药物抑制显著抑制了PCa的生长和转移,并增强了抗肿瘤免疫反应。而且ZYS-1可以增强免疫治疗的抗肿瘤作用。我们还揭示了ADAR1以编辑依赖的方式抑制MTDH的翻译,这驱动了PCa中的细胞增殖和侵袭。总的来说,该发现表明ADAR1是前列腺癌的一个药物靶点,并强调了ADAR1抑制剂对广谱恶性肿瘤的广泛适用性。

图片

前列腺癌(PCa)是西方国家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二大原因,预计仅在2024年美国就有300,000例新发病例和35,000例死亡。迫切需要为前列腺癌确定特定的和新的药物靶点。PCa是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ADAR1在PCa中的作用以及PCa中A-to-I编辑靶标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探索。

图片

ADAR1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并与低存活率相关(图源自Nature Cancer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试验对PCa中A-to-I-edited RNA靶标的景观鉴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ADAR1缺失不仅抑制PCa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而且激活干扰素(IFN)信号。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有效的小分子ADAR1抑制剂ZYS-1,它直接结合ADAR1并抑制其脱氨酶活性。ZYS-1通过特异性抑制ADAR1激活肿瘤IFN信号并显著抑制体内肿瘤生长和转移。

此外,ZYS-1增强抗肿瘤免疫,并且当与免疫疗法组合时表现出更强的功效。总的来说,该发现表明了靶向ADAR1在前列腺癌中的深刻治疗效果和机制见解,并强调了ADAR1是一种具有广泛癌症治疗潜力的可药用靶点。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8-025-00907-4#Sec3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622, encodeId=b7442251622d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8ee32526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前列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f6aa1241498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DAR1抑制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4149, encryptionId=f6aa12414984, topicName=ADAR1抑制剂), TopicDto(id=32526, encryptionId=c8ee32526f3, topicName=前列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Feb 12 14:57:26 CST 2025, time=2025-02-1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2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Science:一种新的细胞死亡形式—— triaptosis(三磷酸肌醇凋亡)

前列腺癌(PC)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预计到2024年,美国将有超过299,000例新增病例。这些男性中的大多数将出现缓慢生长的疾病,并可能转变为危及生命的PC,对现有的所有治疗方案产生抗药性。因此,

论文解读|Jianzhong Ai教授团队揭示靶向MIR375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靶向MIR375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机制,为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Radiology:MRI引导下经会阴显微超声(micro-US)局灶性激光消融在局限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MRI)引导的显微超声(micro - US)可增强对原发病灶及病灶周围区域的可视性,无需再进行超声(US)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融合。

Nature:破解前列腺癌免疫治疗耐药难题:SPP1hi-TAMs成为全新治疗靶点

前列腺癌中mCRPC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不佳,研究发现SPP1hi-TAMs随疾病进展富集,通过腺苷信号通路致免疫治疗耐药,阻断腺苷A2A受体联合治疗可增效,还探讨其在精准医学等方面意义。

论文解读| Ping Han/Dechao Feng教授团队揭示M2型巨噬细胞相关分子亚型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分析M2型巨噬细胞相关分子亚型,为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和风险评分系统。

European Radiology:定量MR指纹在前列腺癌患者转移性骨T1和T2测量中的重复性

采用弥散加权和Dixon成像的全身MRI (WB-MRI)已成为转移性骨病的潜在反应生物标志物。骨疾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已被证明在有效治疗后显著增加。

Eur Urol:一项前瞻性、非劣效性、非随机HIFI试验比较了全腺体或次全高强度聚焦超声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全腺体或次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RP的中期STFS结果相当。HIFU治疗后患者的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程度较轻。

Eur Urol Open Sci: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疗法是否会影响生存相关的身体成分水平

本研究确定了前列腺癌男性患者在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期间肌肉流失和脂肪组织增加与全因死亡率相关的阈值。这些阈值有助于识别ADT 6个月后身体成分发生显著变化的患者,并指导干预措施以改善身体成分。

Eur Urol Oncol:PSMA PET/CT联合MRI对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局部分期的附加价值

与MRI相比,PSMA PET/CT在检测EPE方面的灵敏度较低。然而,将PSMA PET信息添加到MRI中可以提高对EPE和SVI检测的灵敏度。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双参数MRI的深度学习对前列腺癌放射学评估

众多研究已经开发出用于检测具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csPCa)的深度学习(DL)模型,但往往未将其性能与放射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