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Psychiatry:CLN5 缺陷如何引发神经退行?多组学分析锁定关键代谢通路与潜在靶点

2025-05-12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CLN5敲除斑马鱼模型表现出葡萄糖摄取缺陷、钙稳态紊乱及PHGDH表达异常,二甲双胍可部分逆转这些表型,提示代谢调控作为巴顿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NCLs),又称巴顿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中CLN5疾病是一种罕见的晚婴型亚型,以进行性痴呆、癫痫和视力丧失为特征。尽管CLN5基因编码的溶酶体双(单酰基甘油)磷酸(BMP)合成酶已被确认,但其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构建新型CLN5敲除斑马鱼模型,结合多组学分析,揭示了CLN5缺陷如何通过干扰葡萄糖代谢和钙稳态驱动神经退行性病变,并鉴定出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GDH)作为跨物种生物标志物,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CLN5敲除斑马鱼模型(cln5−/−),该模型表现出与人类疾病相似的关键表型,包括BMP合成减少、视网膜ON双极细胞轴突生长受损、小脑钙稳态紊乱以及运动行为异常。通过RNA测序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cln5−/−斑马鱼在发育早期即出现葡萄糖代谢通路的下调,尤其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转运和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降低。功能实验进一步证实,cln5−/−幼虫的葡萄糖摄取能力显著下降(p<0.0001),这一现象在人类CLN5患者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同样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多组学数据交叉分析揭示PHGDH在斑马鱼胚胎、成体脑组织及患者细胞中均呈现异常高表达,提示其作为CLN5疾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此外,研究还发现CLN5缺陷导致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损、自噬流障碍及神经炎症加剧,这些变化可能共同加剧了神经元的能量危机和凋亡。

图1:CLN5敲除斑马鱼模型的表型特征

在机制探索方面,研究首次将CLN5缺陷与钙信号紊乱联系起来。钙成像显示,cln5−/−斑马鱼后脑神经元钙瞬变幅度显著增加(p<0.0001),可能与CLN5与钙调节蛋白(如钙联蛋白、钙网蛋白)的相互作用缺失有关。这种钙失调可能解释了模型中观察到的癫痫样放电和过度兴奋性。此外,溶酶体-线粒体交互障碍表现为ATP合成酶亚基C(SCMAS)的积累和线粒体基础呼吸速率降低,进一步加剧了细胞的代谢压力。

基于葡萄糖代谢异常的发现,研究团队测试了二甲双胍的治疗潜力。在CLN5患者成纤维细胞中,二甲双胍处理可恢复PHGDH的正常表达水平(p<0.05),并在斑马鱼模型中改善了异常的运动行为(如尾部卷曲频率降低)。这一结果暗示,靶向代谢重编程可能缓解CLN5缺陷引发的神经功能障碍。然而,PHGDH在不同CLN5患者中的表达存在异质性,例如携带p.Arg199*纯合突变的患者表现为PHGDH下调,而其他突变类型患者则显示上调,这可能反映了基因型-表型的复杂关联。

图2:转录组分析显示cln5−/−幼虫葡萄糖代谢通路下调

研究的创新性在于建立了首个能够模拟CLN5疾病代谢缺陷的斑马鱼模型,并通过跨物种验证将PHGDH确立为NCLs的共享生物标志物。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CLN5如何通过干扰丝氨酸代谢和脂质稳态促进神经退行性变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开发基于代谢调节的治疗策略(如二甲双胍或IGF-1通路靶向药物)奠定了基础。未来研究需在更大队列中验证PHGDH的临床适用性,并探索其是否与其他常见痴呆症(如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过程存在交集。

原始出处:

Marchese M, Bernardi S, Vivarelli R, et al. CLN5 deficiency impairs glucose uptake and uncovers PHGDH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in Batten disease. *Molecular Psychiatry*.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380-025-03043-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612, encodeId=f91d2264612a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bae882461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葡萄糖代谢#</a> <a href='/topic/show?id=cda5665263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溶酶体贮积症#</a> <a href='/topic/show?id=275f126e924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巴顿病#</a> <a href='/topic/show?id=53fb1264610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HGDH#</a> <a href='/topic/show?id=ccd1126e939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LN5疾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793, encryptionId=ccd1126e9391, topicName=CLN5疾病), TopicDto(id=126461, encryptionId=53fb12646102, topicName=PHGDH), TopicDto(id=126792, encryptionId=275f126e9243, topicName=巴顿病), TopicDto(id=66526, encryptionId=cda5665263b, topicName=溶酶体贮积症), TopicDto(id=88246, encryptionId=abae8824611, topicName=葡萄糖代谢)],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y 12 11:05:17 CST 2025, time=2025-05-1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Transl Psychiatry:大脑葡萄糖代谢降低可能是自闭症的标志

值得使用金标准技术研究更多ASD患者群体中的脑葡萄糖代谢。认识到大脑某些区域的葡萄糖代谢降低是自闭症的标志,这可能会对我们对疾病的致病机制和公共卫生的理解产生巨大影响。

Nat Commun:综合性多组学网络模型揭示冠心病中葡萄糖水平与脂质代谢的关系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冠心病(CAD)中具有公认的因果作用,其不仅代表CAD风险的最重要生物标志物,且还是治疗和预防的主要治疗靶标。2型糖尿病(T2D)是CAD的另一种公认风险。然而,LDL和

Circulation 上海大学贝毅桦/肖俊杰团队发现抑制Hmbox1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转录抑制因子Hmbox1在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中的新作用,还明确了靶向Hmbox1改善心肌I/R损伤后心肌存活和葡萄糖代谢的治疗效果。

研究证实:到了晚上,如果不注意这两件小事,对身体会很不好!

研究发现夜间卧室光照强度超 3 勒克斯且时长超 50 分钟,影响年轻大学生葡萄糖代谢,晚餐时间有影响,女性关联更显著,睡前应降光照、调进餐时间护健康。

PLos One:肺癌患者的全身氧化还原状态与葡萄糖代谢改变有关

总之,研究发现与循环性葡萄糖或非酶糖化相关的指标与氧化应激(TOS和OSI)相关,而BHB和NEFAs等代谢物与抗氧化能力(TAS)相关。

论文解读 | Taosheng Chen教授团队揭示CYP3A5在胰腺癌中调节葡萄糖代谢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CYP3A5在胰腺癌中通过AKT-TXNIP-GLUT1信号通路调节葡萄糖代谢的新机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PNAS:复旦大学李华伟/李文妍/夏明宇合作研究揭示了PKM2通过乳酸依赖性转录调控控制耳蜗发育

该研究发现,在小鼠和人类耳蜗前感受器上皮扩展过程中,糖酵解代谢高度活跃。

Radiology:新序列的突破--T1ρ加权动态葡萄糖增强磁共振序列在探究脑实质病变葡萄糖代谢的价值

现如今,脑功能MRI在科研领域是一个争相追逐的热点,不同的脑功能MR方法针对人体不同生理病理性代谢功能进行研究。最近,有研究人员采用7T磁共振扫描仪T1ρ动态葡萄糖增强磁共振成像(DGE-MRI)序列评价其显示颅内血糖浓聚的区域,旨在探究该序列分析肿瘤组织葡萄糖代谢活动的潜能,并将结果发表在影像学权威杂志Radiology上。

Autophagy:自噬如何维持葡萄糖体内平衡

巨自噬/自噬是一个从酵母到哺乳动物都高度保守的过程,其可以将不需要的细胞内容物递送到溶酶体或液泡,并进行降解。

Gut:用肠道有益菌打通“肠-脑轴”,恢复葡萄糖代谢

如今,2型糖尿病这种代谢疾病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去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至少已有4.63亿(每11个人中就有1位)。中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达1.29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