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对比增强锥束乳腺CT、MRI和乳房x线摄影对乳腺癌特征的比较

昨天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用于描述不同成像方式下乳腺病变的术语进行了标准化。标准化描述符的应用可以改善机构之间的沟通和跨模态的可比性。

医学成像在乳腺癌筛查诊断和监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对于降低死亡率风险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尽管传统的成像工具,包括乳腺 X 线摄影、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已被证明在上述应用中是有效的,但它们因成像原理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新的成像技术,如数字乳腺断层合成(DBT)、对比增强光谱乳腺摄影(CESM)、自动乳腺超声(ABUS)和超快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已得到快速发展,以克服上述局限性。

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BBCT)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乳腺成像方式,已被证明在乳腺癌的诊断、术前评估和新辅助治疗评估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价值。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基于锥束 X 射线和平板探测器重建为三维图像,包括矢状面、冠状面和轴向平面。与其他基于 X 射线的技术,包括乳腺 X 线摄影、数字乳腺断层合成和对比增强光谱乳腺摄影相比,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允许被检查的乳房自然悬垂而不是受到压迫,从而消除了组织重叠,并保持了乳腺组织的真实空间分布。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E-CBBCT)可以通过注射造影剂来补充血流动力学特征,在诊断、分期和治疗评估方面与磁共振成像具有可比性。此外,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特征已被证明可作为预测乳腺癌生物学特征或预后的成像生物标志物。然而,目前仍然没有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标准化术语。不同研究中的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特征存在差异,这导致了跨机构的可比性降低。先前的研究表明,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上的基本乳腺特征与乳腺 X 线摄影和磁共振成像上的特征高度一致。在非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NCE-CBBCT)上对钙化特征的解读也被证明与乳腺 X 线摄影有很大的一致性。对乳腺病变的特征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变类型。据我们所知,之前没有关于探索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描述符的证据,包括病变类型识别和特征解读。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用于描述不同成像方式下乳腺病变的术语进行了标准化。标准化描述符的应用可以改善机构之间的沟通和跨模态的可比性。由于成像原理的相似性,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结合磁共振成像和乳腺 X 线摄影的优势,并同时描述乳腺病变的形态、钙化和血流动力学特征。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比较了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E-CBBCT)、磁共振成像(MRI)和乳腺 X 线摄影在乳腺癌特征描述方面的一致性。

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纳入了 2017 年 1 月至 2022 年 7 月期间在术前接受了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和乳腺 X 线摄影检查的乳腺癌患者。三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各自独立解读每种成像方式下乳腺病变的特征,期间间隔 4 周的洗脱期。三名放射科医生中的一名在初次评估 4 周后再次对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进行评估。基于多数报告,使用科恩卡帕系数(Cohen's Kappa)计算跨模态的一致性。分别使用弗莱希(Fleiss)卡帕系数和科恩卡帕系数评估不同阅片者间和同一阅片者内的一致性。使用卡方检验和曼 - 惠特尼 U 检验分析成像因素与一致性水平之间的关联。

共纳入了 207 名患者中所发现的 214 个恶性病变。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病变类型识别方面与磁共振成像几乎完全一致(卡帕系数 = 0.865,95% 置信区间:0.802-0.928),但与乳腺 X 线摄影的一致性一般(卡帕系数 = 0.287,95% 置信区间:0.205-0.369)。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肿块(卡帕系数 = 0.752-0.824)和非肿块强化(NME)(卡帕系数 = 0.702-0.729)的特征描述方面与磁共振成像具有高度一致性,且非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NCE-CBBCT)在钙化方面与乳腺 X 线摄影具有高度一致性(卡帕系数 = 0.717-0.777)。在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解读方面,不同阅片者间(卡帕系数 = 0.611-0.738)和同一阅片者内(卡帕系数 = 0.757-0.887)的一致性较高。不同一致性水平之间在成像因素方面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所有 P 值均大于 0.05)。


表 CE-CBBCT、MRI和乳房x光检查的读者间协议

本项研究表明,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肿块和非肿块强化的特征描述方面与磁共振成像具有高度一致性,在钙化方面与乳腺 X 线摄影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表明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结合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和钙化特征,并且相应的描述符具有描述乳腺癌对比增强锥束乳腺计算机断层扫描特征的可行性。

原文出处:

Yue Ma,Yafei Wang,Yuwei Zhang,et al.Comparison of contrast-enhanced cone-beam breast CT, MRI, and mammography for breast cancer characterization.DOI:10.1007/s00330-025-11568-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066, encodeId=0c8c22650660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3c423e257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乳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e9251268951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乳腺C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895, encryptionId=e92512689517, topicName=乳腺CT), TopicDto(id=23725, encryptionId=73c423e2572, topicName=乳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y 14 21:24:27 CST 2025, time=2025-05-1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5-14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Cancer Cell:乳腺癌中精氨酸-多胺-TDG通路如何“驯化”巨噬细胞,抑制T细胞抗癌能力

国际顶级期刊《Cancer Cell》(影响因子48.8)近日发表了一项颠覆性研究,首次揭示​

乳腺癌步入“慢病”时代,徐兵河院士详解乳腺癌防治要点

【医悦汇】特邀中国工程院徐兵河院士做客“科普ONCO”栏目,分享乳腺癌防治前沿观点。

【综述】|NRP-1靶向分子探针助力乳腺癌诊断的最新进展及展望

本文对NRP-1靶向分子探针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缺点进行系统比较,并阐述各类探针在乳腺癌诊疗领域的适用范围及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乳腺癌靶向分子探针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Adv Sci:陆军军医大学高铭萱等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高灵敏度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DNMT1活性的反应体系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DNMT1活性识别”(DIVA)的反应体系,用于高灵敏度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DNMT1活性。

HR阳性HER2扩增转移性乳腺癌接受德曲妥珠单抗治疗后复发,获益奈拉替尼三联方案

本研究报告一例HR+/HER2扩增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该患者接受德曲妥珠单抗治疗后获得接近完全缓解,但约 9 个月后出现疾病进展。

【专家述评】|早期乳腺癌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本文就早期乳腺癌局部和系统性治疗的现状、研究进展及展望予以综述,旨在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直击乳腺癌|热点资讯引领,课程、指南等全面赋能医疗人

此次,本文收集的乳腺癌热点资讯聚焦当下最热门话题,为你打开新视野。精心筹备的课程由业内资深人士倾囊相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乳腺癌相关知识。新近发布的指南更是含金量满满,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JCO | 帕博西尼联合内分泌治疗未显著改善HR+/HER2-晚期乳腺癌PFS:PALMIRA试验结果

PALMIRA试验旨在评估帕博西尼重新挑战联合二线内分泌治疗在一线帕博西尼为基础的内分泌治疗进展后的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ABC患者中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该研究未达到其主要目标。

European Radiology:在非肿块增强病变中预测乳腺癌的多变量模型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探索提高非肿块样强化病变诊断效率的方法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分组及全身辅助治疗选择

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分组及全身辅助治疗选择,点击即可查看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