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围产期母亲心理健康与子代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内化和外化问题的轨迹

4小时前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母亲孕期特质焦虑和神经质人格显著增加子代内化、外化及ADHD症状,产后抑郁仅与ADHD相关。孕期抑郁对11岁子代外化症状影响突出,而产后抑郁在幼儿期关联更强,但青春期效应减弱。

围产期母亲心理健康对子代情绪和行为发展的长期影响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基于希腊克里特的Rhea母婴队列,探讨了母亲孕期及产后的抑郁、焦虑和人格特质与子代从4岁到15岁内化症状(如焦虑、抑郁)、外化症状(如行为问题)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的关联。研究背景指出,内化和外化障碍是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发育起源健康与疾病(DOHaD)理论强调,孕期和早期生活环境对长期健康的影响尤为关键。希腊在2008年经济危机和COVID-19疫情期间家庭压力骤增,使得这一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研究纳入了434对母婴数据,通过纵向设计评估了母亲孕期第三阶段的抑郁症状(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特质焦虑(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Trait)和人格特质(艾森克人格问卷修订版,EPQ-R),以及产后8-10周的抑郁症状。子代的内化和外化症状分别在4岁(使用优势和困难问卷,SDQ)、6岁、11岁和15岁(使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评估,ADHD症状则在4岁(ADHD测试)和后续年龄(Conners父母评定量表,CPRS-R:S)测量。统计分析采用多变量混合回归模型,调整了儿童性别、母亲年龄、吸烟史、母乳喂养时间等混杂因素,并检验了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

图1:纳入围产期母亲心理健康分析的参与者流程图

结果显示,母亲孕期特质焦虑和神经质人格与子代内化、外化及ADHD症状的升高显著相关。具体而言,母亲特质焦虑每增加一个单位,子代内化症状增加0.68分,外化症状增加0.64分,ADHD症状增加0.39分。神经质人格的效应更强,内化症状增加1.57分,外化症状增加1.60分。孕期抑郁症状与子代内化和外化问题相关,但仅产后抑郁与ADHD症状的上升显著相关(β=0.74)。值得注意的是,母亲抑郁对子代的影响呈现年龄特异性:孕期抑郁在11岁时对子代外化症状的影响最显著,而产后抑郁在4-6岁时关联更强,但到15岁时这些关联均减弱。此外,母亲外向性人格与子代ADHD症状的减少相关,尤其在6岁时效果显著。敏感性分析排除了早产或低体重儿后,结果依然稳健。

图2:母亲抑郁(二分变量)与症状轨迹的年龄交互作用

研究结论强调,围产期母亲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焦虑和神经质人格,对子代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长期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尽管部分关联在青春期减弱,但幼儿期和学龄期的症状仍可能为成年期心理健康问题埋下隐患。这一发现支持了针对围产期母亲的心理健康筛查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以阻断不良代际传递。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验证结果的普适性。

原始出处:

Koutra, K., Mouatsou, C., Margetaki, K., et al. (2025). Perinatal maternal mental health and offspring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difficulties from early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Rhea mother–child cohort in Crete, Greece.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https://doi.org/10.1007/s00787-025-02746-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6144, encodeId=a69722661447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5481085e0e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a> <a href='/topic/show?id=580f1165534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内化症状#</a> <a href='/topic/show?id=bea711e076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母亲心理健康#</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6553, encryptionId=580f11655342, topicName=内化症状), TopicDto(id=117076, encryptionId=bea711e076b7, topicName=母亲心理健康), TopicDto(id=108570, encryptionId=c5481085e0e9, topicName=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y 22 10:27:24 CST 2025, time=4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Biol Psychiatry:对婴儿期和幼儿期词汇量的全基因组分析:与多动症、读写能力和认知相关特征的关联

早期词汇量的遗传结构在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与日后多动症、读写能力和认知相关特征的多基因关联模式。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儿童早期和青少年期间ADHD症状与身体状况之间的前瞻性关联

ADHD症状与儿童和青少年的多种身体状况存在前瞻性关联,包括哮喘、高BMI、癫痫、龋齿、急性感染、受伤和睡眠问题。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皮质梯度扰动与神经递质、细胞类型特异性和染色体转录组学特征相关

多动症的神经生物学病理机制与 GABA 和 5-HT 系统的遗传和分子变异以及特定细胞/染色体表达的脑源性富集有关。

JAMA Pediatrics:游戏化数字心理健康干预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疗效

游戏化数字心理健康干预对ADHD或抑郁症青少年有益。虽然治疗效果的调节因素为优化临床结局提供了初步见解,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成人ADHD患者大脑中铁含量异常与神经轴突脆弱性的关联研究

研究通过定量磁化率成像(QSM)和血浆神经丝轻链(NfL)测量,发现成人ADHD患者右侧中央前回铁含量显著增加,并与NfL水平呈正相关。

Lancet Psychiatry:入学年龄与ADHD持续性之间的关系

在学校班级中年龄较小的儿童被诊断为ADHD的可能性不会随时间比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可能被否认。

WJP:中国癫痫儿童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现状 

尽管癫痫儿童的ADHD发病率高于正常儿童,但治疗率却显著较低。研究强调了癫痫患儿ADHD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Transl Psychiatry:基于基因组数据的深度学习识别了预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药物治疗反应的新基因

研究通过整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深度学习法构建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在独立测试数据集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功能分析进一步支持了神经和代谢系统相关基因在ADHD药物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Lancet子刊:儿童和青少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非药物干预

与药物治疗不同,没有任何非药物治疗对多动症症状表现出持续的强烈效果。

Sci Rep:数字治疗在6-12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4周的数字干预显著改善了儿童的ADHD症状,体现在SNAP-IV-Parent量表和TOVA-ACS评分的显著提升上,且响应率高于市场上类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