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当你开始这样睡觉,说明是真的老了

2025-07-04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老年人早睡早起且难回笼觉,因年龄增长致生物钟相位提前,眼睛对光线感知力下降、视交叉上核功能减退,且睡眠结构改变,深度睡眠减少、睡眠碎片化。

在清晨的微光中,许多老人早已起身,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一天。

而年轻人还沉浸在梦乡中,享受着赖床的惬意。

你是否好奇,为什么父母辈的人总是那么早就困了、而又那么早醒来,并且很难再回到床上继续睡个回笼觉?

这并非是因为他们更有活力,而是一场悄然发生的生物节律变革在背后推动着这一切。

这项题为“The Use of Retinoid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kin Cancers: An Updated Review”的研究就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原因。

图片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体内的“生物钟”——即调节昼夜节律的内在机制,逐渐发生变化。

位于脑部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作为这场节律指挥的核心,通过控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和体温波动,决定着我们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年轻人平均拥有约24.2小时的昼夜节律周期,而老年人虽然周期长度未明显缩短,但节律相位明显提前。

换句话说,老年人的褪黑激素分泌高峰比年轻人提前1到2小时,体温最低点也提前,这让他们即使按年轻时的作息时间上床,也会更早感到困倦并入睡。

为何生物钟会提前?

这主要与眼睛对光线的感知能力下降有关。

60岁以上的人群,晶状体的透光率下降约30%,尤其是调节生物钟的关键蓝光损失高达80%。

这相当于眼睛被戴上了一副“黄色滤镜”,大大削弱了光线传递给视交叉上核的强度。

同时,视交叉上核本身也在衰老中功能减退,神经元同步性降低,神经肽分泌减少,犹如一支失去指挥的乐团,昼夜节律的节奏变得紊乱且幅度减弱。

除了时间上的变化,老年人的睡眠结构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深度睡眠,也称慢波睡眠,是身体恢复和记忆巩固的重要阶段。

年轻人每晚约有20%的深度睡眠,而60岁以上老人则不足5%,慢波活动减少一半以上,导致睡眠的恢复功能大打折扣,白天更易感疲劳。

此外,老年人的睡眠更加碎片化,夜间醒来的次数翻倍,从年轻时的1-2次增加到5-7次,且醒来后难以快速入睡。

即使在光照和作息条件稳定的环境中,老年人的觉醒时间也比年轻人多出40%,这直接关联于生物钟功能的减退。

更有趣的是,老年人的睡眠阶段也发生了前移。

虽然快速眼动睡眠(梦境阶段)的总量变化不大,但其时间提前,导致许多老人凌晨即进入多梦状态,醒来时往往感到精神恍惚,甚至误以为“天还没亮就做梦醒了”。

这么看来,这场关于睡眠的“时光交响曲”,不仅仅是生物钟和光感受器的变化,更是身体整体衰老的缩影。

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家中长辈,调整作息和环境光线,从而缓解他们的睡眠困扰。

所以,下一次当你看到父母早早入睡并在清晨醒来时,多一些理解与关怀,因为那是身体与时间的微妙对话,也是生命韵律的完美体现。

参考文献:

DOI: 10.3390/ijms23201262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152, encodeId=19be22e2152c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c23903215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衰老#</a> <a href='/topic/show?id=6a9de30281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睡眠结构#</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3028, encryptionId=6a9de302819, topicName=睡眠结构), TopicDto(id=90321, encryptionId=4c239032154, topicName=衰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l 05 17:12:59 CST 2025, time=10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0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 Aging:逆转时光的魔术?解密RNA疗法如何改写衰老剧本

衰老是生命不可避免的过程,而RNA疗法作为新兴技术,正试图从根源重写衰老脚本。其通过靶向衰老的十二个关键特征,利用六大核心技术,在多种增龄性疾病治疗中展现巨大潜力。

别再盲目“补铁”!补充剂“铁过量”或加速衰老,科学补铁与饮食抗老该怎么做?

这项横断面研究首次大规模证实了“从补充剂中摄入过量铁”如何通过炎症和氧化应激通路,加速生物学衰老进程,同时也揭示了抗炎/抗氧化饮食可能对抗这种危害的希望。

J Ethnopharmacol:‌八子补肾胶囊调节Akk菌和亚精胺代谢延缓SAMP8小鼠脑衰老

本研究阐明‌八子补肾胶囊‌(BZBS)改善快速衰老小鼠易感8(SAMP8)小鼠认知功能和延缓脑衰老的关键微生物代谢网络。

Nat Aging | HuR:老年性听力损失的关键调控蛋白及其潜在治疗靶点

本研究揭示了HuR在ARHL中的重要作用,表明HuR通过调节Gnai3 mRNA的稳定性来维持毛细胞立体纤毛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听力。

研究发现:高温爆炒这些蔬菜,会使反式脂肪酸暴增,加快衰老

本研究聚焦了富含硫化合物的蔬菜在高温烹饪时对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生成的影响。

专访刘幼硕教授:从细胞代谢到临床应用,全面解析NAD + 与衰老的 “不解之缘” | OCC 2025

在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5)在上,梅斯医学有幸邀请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幼硕教授为我们深入剖析NAD+与衰老的内在联系,层层揭开NAD+神秘面纱 。

Cell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团队建立灵长类细胞抗衰技术,逆转心血管衰老时钟

研究团队深入解析衰老调控机制,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对长寿基因通路进行重编程,成功构建了具有抗衰老、抗应激、抗恶性转化三重抗性的工程化人类抗衰型间充质祖细胞(SRC)。

Gynecol Endocrinol:血清Klotho水平与绝经后女性全因死亡率的关联 —— 基于NHANES 2007-2016年人群前瞻性队列分析

本研究首次通过美国国民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大样本人群数据,发现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绝经后女性全因死亡率呈现显著的L型非线性关联。

研究发现:喜欢吃肉,是真的会加快衰老,甚至折寿!

该研究揭示了高蛋白饮食如何加速衰老,尤其是在DNA修复功能受损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