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基层作为防治的“主战场”,其任重道远。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9%,但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6.7%、32.9%和50.1%1。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糖尿病人群中,心血管疾病(CVD)和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分别高达33.9%2和32.6%3,显著增加预后不良风险。但当前基层糖尿病防治现状却不容乐观。根据降糖药物处方统计4,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对T2DM患者的用药存在较多不规范现象,约26.1%的处方不符合指南推荐,在西部地区这一比例达40.3%。专业知识储备统计结果显示5,基层全科医生对于糖尿病治疗药品的基础知识掌握仍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我国基层糖尿病管理亟需以指南为引领,提升规范化水平与服务质量。
基层糖尿病的管理:综合施策,个体化路径
2024年新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发布,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指南6强调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应以降糖和全面代谢控制为基础,预防急/慢性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指南6推荐: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患者,合理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目标为<7.0%(A),并强调个体化原则(B),即对于年轻、病程短、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可考虑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如≤6.5%);反之,可采取相对宽松的目标。(图1)
图1 成人T2DM患者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
在控糖策略方面,新指南6强调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DSMES)、应用降糖药物等的综合管理方案,并制定简明的T2DM高血糖治疗路径,(图2)其核心原则如下:
(1)生活方式干预、DSMES应贯穿于血糖管理的始终。
(2)起始降糖药物的选择应取决于患者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其高风险、CKD、心力衰竭(HF)、超重/肥胖等因素。
(3)以血糖是否达标作为启动二联/三联/胰岛素治疗的考量因素。二联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噻唑烷二酮类(TZD)等。
图2 T2DM高血糖治疗的简易路径
格列齐特缓释片:指南优选,强效安全
磺脲类药物仍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选择。其中,格列齐特缓释片以其丰富的循证证据,成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能够强效降糖、保护血管且安全性良好的优选方案之一,广泛适用于基层T2DM管理。
国内外权威指南/共识一致推荐的核心地位
磺脲类药物获多项权威指南推荐6-11,可作为基础的核心用药之一,也可在单药治疗未达标时,作为二联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格列齐特缓释片作为磺脲类代表药物,与同类药物相比,降糖效果相当,安全性更优,是多数T2DM患者的优先选择。(图3)
图3 国内外指南/共识对格列齐特的推荐
强效降糖与血管保护双重获益
在降糖方面,磺脲类药物整体表现突出。2024版中国指南6及临床研究12显示:磺脲类药物可使HbA1c降低1.0%~1.5%,血糖达标率达48.2%(图4)。而在磺脲类药物中,使用格列齐特治疗的T2DM患者血糖达标率显著更高。JADE真实世界研究13纳入54783例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亚洲T2DM患者,结果显示:在磺脲类药物使用者中,使用格列齐特较未使用者更有可能达到HbA1c<7%(OR:1.09;95%CI:1.02-1.17;P=0.014)。该研究证实了格列齐特在临床真实场景中的强效降糖。
图4 磺脲类药物的降糖疗效
除降糖疗效外,格列齐特还具有大血管和微血管获益。ADVANCE研究纳入11140例T2DM患者14,中位随访5年。结果显示:与标准血糖控制(根据当地指南推荐的HbA1c目标)相比,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基础的强化血糖治疗(HbA1c目标≤6.5%)显著降低主要大血管及微血管复合终点事件风险10%。更值得关注的是ADVANCE ON研究15,该研究纳入ADVANCE研究中8494例患者,中位随访5.4年,结果显示:以格列齐特缓释片为基础的强化血糖治疗显著降低终末期肾病风险46%。(图5)这两项研究揭示了格列齐特缓释片在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进展中的关键作用,为基层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5 格列齐特的大血管和微血管获益
低血糖和心血管安全性良好
在基层T2DM患者中,尤其是老年、体弱人群,低血糖风险是药物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在磺脲类药物中,使用格列齐特治疗的T2DM患者低血糖风险更低。JADE真实世界研究13显示:在磺脲类药物使用者中,使用格列齐特较未使用者自我报告的低血糖风险更低(OR:0.81;95%CI:0.72-0.92;P=0.001),提示格列齐特尤其适合基层老年、体弱等患者。
心血管安全性是糖尿病药物评估的另一重要维度。在磺脲类药物中,格列齐特的心血管安全性更优。一项纳入24项研究的荟萃分析16显示:格列齐特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低于其他磺脲类药物,(图6)为合并CVD的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图6 格列齐特的心血管安全性
综上所述,我国基层T2DM管理面临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诊疗不规范等挑战,《2024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为其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系统指导。格列齐特缓释片作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核心药物之一,兼具强效降糖、血管保护及安全性优势,尤其适合基层糖尿病患者,为提升基层糖尿病管理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Wang L,et al.JAMA.2021 Dec 28;326(24):2498-2506.
2. Hong T,et al.Diabetes Ther.2022 May;13(5):969-981.
3. Jia W,et al.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2025 Jan 11;55:101463.
4. Fu M,et al.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2024 Aug;33(8):e5882.
5. 杨蓉,等.中国全科医学,2025(3).1-7
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1):16-139.
7.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Diabetes Care . 2025 Jan 1;48(Supplement 1):S1-S352.
8. https://iris.who.int/bitstream/handle/10665/379529/9789240102248-eng.pdf?sequence=1
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中华内科杂志,2022,61(3):249-262.
10. Kalra S,et al.Indian J Endocrinol Metab.2018 Jan-Feb;22(1):132-157.
11. 母义明,等.药品评价,2017,14(1):5-12,54.
12. Esposito K,et al.Diabetes Obes Metab.2012 Mar;14(3):228-33.
13. Lim LL,et al.Diabetes Obes Metab.2023 Jan;25(1):208-221.
14. ADVANCE Collaborative Group, et al. N Engl J Med. 2008 Jun 12;358(24):2560-72.
15. Zoungas S,et al.N Engl J Med. 2014 Oct 9;371(15):1392-406.
16. Simpson SH,et al.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5;3(1): 43-51.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