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e Res:上海交通大学翟赞京等团队发现洛匹那韦诱导Zmpste24抑制使艾滋病患者罹患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风险更高

2025-07-12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表明,含PI的方案通过抑制Zmpste24来加速软骨衰老和OA的发展,这为HIV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患者膝关节过早老化的争论一直存在争议,有人推测其与不同的抗病毒方案相关。蛋白酶抑制剂 (PI) 是一类重要的抗病毒药物,常用于艾滋病治疗,并且与过早衰老密切相关。

2025年6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翟赞京、李慧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张晓玲共同通讯在Bone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AIDS patients suffer higher risk of advanced knee osteoarthritis progression due to lopinavir-induced Zmpste24 inhibi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含PI的方案通过抑制Zmpste24来加速软骨衰老和OA的发展,这为HIV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旨在探讨含PI的方案是否会加速骨关节炎 (OA) 的发展,并探索这种关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回顾性地纳入了151名HIV感染者,分为PI组和非PI组。PI 组患者的 KOOS 较低,且放射学膝关节OA患病率高于非PI组。此外,还筛选了 25 种抗HIV药物,在所有抗病毒药物中,洛匹那韦对软骨合成代谢的影响最为不利,它加速软骨衰老并促进小鼠OA的发展。从机制上讲,洛匹那韦通过抑制Zmpste24并干扰核膜稳定性来加速细胞衰老,这导致核膜结合蛋白Usp7与Mdm2结合降低,并激活Usp7/Mdm2/p53通路。Zmpste24过表达可降低小鼠骨关节炎(OA)的严重程度。

图片

骨关节炎 (OA) 是导致残疾和功能受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占全球所有残疾年限的 2%。OA 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关节生物力学、遗传因素和肥胖。2002年,软骨细胞衰老首次在OA患者的软骨中发现。它与促炎蛋白(例如白细胞介素 6 (IL-6) 和 IL-8)分泌增加有关,这被称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并且是慢性炎症的重要诱因。衰老会诱导细胞周期停滞,而清除衰老软骨细胞可以减缓小鼠OA的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者 (PLWH) 的OA病理进展错综复杂,目前仍知之甚少。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HAART) 的广泛使用,HIV 已经从一种快速致命的感染转变为一种可控制的疾病。由于PLWH预期寿命更长,人们对癌症、糖尿病、骨关节炎 (OA) 和高血压等非艾滋病合并症的发病率产生了极大的担忧。PLWH患合并症的风险高于其他人。然而,关于PLWH中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仍存在争议;倪等人的研究表明,PLWH 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与一般人群并无显着差异。刘等人发现PLWH的膝盖软骨基质更加不均一,髌下和髌上脂肪垫滑膜炎较为严重,尽管这一点仍存在争议。此外,HIV感染和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手部骨关节炎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我们推测,不同研究中观察到的差异可能归因于PLWH采用的复杂药物治疗方案,因为某些方案可能会加速该人群骨关节炎的进展。近期研究主要集中于长期用药对软骨健康的影响。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有多种,许多研究集中于它们在合并症发生中的作用。蛋白酶抑制剂 (PI) 是一类重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扎那韦和达芦那韦,它们是除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之外的常用药物。据报道,PI可诱导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损害成骨细胞分化,促进破骨细胞增殖和活化。临床试验发现,含有PI的抗逆转录病毒方案与脊柱骨矿物质密度 (BMD) 急剧下降和骨质疏松症风险增加有关。此外,PI通过下调Zmpste触发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和钙化,Zmpste是一种内核膜锌金属蛋白酶,在Lamin A的成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衰老密切相关。然而,PI 在OA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蛋白酶抑制剂(PI)的使用与细胞衰老之间关联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大多数PI抑制Zmpste24,导致细胞前层蛋白A(prelamin A)的积累。成熟层蛋白A的生物合成受损与多种遗传疾病有关,例如哈钦森-吉尔福德早衰综合征和下颌骨发育不良。Zmpste24突变会导致限制性皮肤病,这是一种新生儿致命的早衰症。Zmpste24基因敲除小鼠会出现自发性骨折、骨密度降低和进行性脱发。PI对衰老的副作用是否与Zmpste24的下调有关仍不确定。

本研究旨在探讨含PI的方案是否会加速骨关节炎 (OA) 的发展,并探索这种关联的分子机制。

图片

图1 洛匹那韦强烈抑制Col2a1和Sox9表达并加速软骨细胞体外衰老和退化(图源自Bone Research)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3-025-00431-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3152, encodeId=a57122e31528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dbd88e6e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HIV#</a> <a href='/topic/show?id=4bce12851ea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Zmpste24#</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876, encryptionId=edbd88e6e7, topicName=HIV), TopicDto(id=128517, encryptionId=4bce12851eaa, topicName=Zmpste24)],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l 13 14:27:34 CST 2025, time=昨天,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昨天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HIV感染者如何摆脱HCV的“纠缠”?

近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康文主任分享“HIV/HCV合并感染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感染前沿特将精华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免疫重建良好,风险为何不减?新研究揭示HIV女性持续宫颈癌威胁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高效、依从性良好的现代ART治疗背景下,ART治疗时长和CD4+细胞计数是否会影响这种风险。

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在ART期间对HIV持久性和免疫动力学有何影响?

研究评估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对 HIV 感染者的影响,结果表明疫苗安全但未显著刺激免疫系统引起 HIV RNA 转录,虽有一些发现但多为阴性,未来需用更敏感标记物评估 HIV 储存库及选免疫原性疫苗。

感染猴痘,免疫反应经历怎样的变化?HIV是否会使得病情雪上加霜?

近期,发表于The Lancet Microbe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猴痘患者在诊断后6个月的免疫反应,并评估其对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毒清除动力学的影响,感染前沿特此报道。

真实世界中,HIV感染者改用以多拉韦林为基础的ART的有效性和耐受性如何?

近期发表于The Lancet HIV的一项研究评估了HIV感染者改用以多拉韦林为基础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感染前沿特此报道。

多替拉韦 vs 蛋白酶抑制剂:儿童 HIV 二线治疗谁更优?NEJM 研究给出答案

这项研究的发现有望改变当前非洲儿童 HIV 治疗的临床实践,推动二线治疗方案的优化,从而进一步改善非洲儿童 HIV 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读书报告 | HIV免疫逃逸蛋白Nef增强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效

该研究利用HIV-1病毒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发现表达病毒蛋白Nef能够增强异体CAR-T细胞的抗癌能力,为开发更有效的异体CAR-T细胞疗法提供了新的策略。

FTC/TAF为HIV暴露前预防添新证据

近期,DISCOVER 144周开放标签扩展研究结果在The Lancet HIV正式发表,为FTC/TAF用于PrEP再添力证,感染前沿特此报道。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天津医科大学王静雅/蒋贝/李颖:揭示HIV感染者感染猴痘免疫细胞特征

该研究揭示了HIV感染者感染猴痘从急性期到恢复期外周血免疫细胞特征变化。

不同ART方案下,HIV感染孕妇围产期风险依旧高悬?何解?

本文基于一项发表于AIDS的系统回顾的研究结果,探讨接受不同类别ART的HIV感染孕妇与未感染HIV的孕妇相比,不良围产期结局的风险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