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新肝癌诊疗指南为依据,中西医优势互补,提升中晚期肝癌疗效

2025-03-04 肝癌在线 肝癌在线 发表于陕西省

我国中晚期肝癌患者占比高,预后差。2024 年国家卫健委等发布三个肝癌诊疗指南,介绍了西医局部与系统治疗手段,阐述中医辨证论治等内容,强调中西医结合对中晚期肝癌治疗的重要性。

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但在我国,这类患者比例至多为30%左右。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预后普遍较差。

近年来,随着西医治疗手段的进步和中西医结合理念的推广,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有所提升,但远远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患者需求和人民的期待,与发达国家比较也还存在差距。

国家卫健委及我国医学界在2024年先后发布了三个最新肝癌诊疗指南,即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简称HCC国家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 CSCO》(简称HCC CSCO版)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原发性肝癌中医诊疗指南》(简称HCC中医版)为临床提供了更规范的诊疗依据,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特别是对中晚期肝癌治疗如何发挥中西医优势互补、提升疗效,提供了新时代的中国策略和实施方案。这是非常及时的喜讯,值得高度关注。

作者反复学习了这三个倾注国内顶级专家心血而编写的权威指南,受益匪浅,也聆听了多场有关新指南的解读演讲,进一步加深了对新指南的认知和理解。面对当今国内对中晚期肝癌治疗的现状,深感我们应该更好地学习和践行指南,集聚智慧,在中西医结合全面提升肝癌治疗疗效上下功夫,争取在发挥中西医优势互补、优化治疗中晚期肝癌上有新的突破,超越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光荣任务。

三个新指南充分反映了国内外肝癌诊疗的最新进展。西医方面,包括局部治疗如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射频、微波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放射治疗等,旨在直接清除或控制肿瘤;系统治疗如靶向治疗(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等)、化疗等,旨在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HCC国家版和HCC CSCO版都作了精确的论述,相关专业医生普遍关注,重在推广和规范,提升诊疗水平。当前关键是要真正落实的多学科团队(MDT)个体化精心诊疗,使每个患者获得最佳治疗。

中医方面,包括辨证论治、中成药应用、如何与西医联合治疗等都作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尤其是HCC CSCO版还对中药“淫羊藿素软胶囊”(icaritin,阿可拉定)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重点论述和推荐。HCC中医版系统归纳了不同中成药配合西医治疗对改善患者疗效多方面受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临床积累以及传统经验,都十分珍贵,也是我国的优势。我们应该积极地增强中西医结合理念,去传承、创新。

对于中晚期肝癌,首先要应用西医治疗,包括新辅助治疗,旨在争取扩大外科手术适应证;改进的介入治疗;精准的放疗;以及日益发展的系统治疗。但同时必须辅以有效的中医治疗,以协同增效,或减少、减轻西药不良反应,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中医治疗中,值得优先推荐的是,经科学证实有效的两种最新中药:阿可拉定和槐耳颗粒,以及列入HCC CSCO版常用的两种现代中药制剂:榄香烯注射液/口服液,消癌平注射液/片剂/糖浆。传统中药的辨证治疗,HCC国家版提出了简易实用的方案,指明此阶段中医辨证常见以下两种证型:

A. 肝郁脾虚证

辨识要点:胸腹胀满,食后尤甚,肿块触痛,倦怠消瘦,短气乏力,纳少失眠,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数,甚则腹水,黄疸,下肢浮肿,舌质胖大,苔白,脉濡。

治疗理法:疏肝健脾,理气消癥。

推荐治疗:《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白芍、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干蟾皮、蜈蚣、厚朴、甘草等。

B. 湿热毒蕴证

辨识要点:右胁胀满,疼痛拒按,发热,口苦或口臭,身黄目黄,小便黄,黄如橘色或烟灰,腹水或胸腔积液,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黏腻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理法:清热利湿,解毒消癥。

推荐治疗:《伤寒论》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加减。茵陈蒿、大黄、栀子、猪苓、茯苓、白术、泽泻、虎杖、白花蛇舌草、八月札、半枝莲、赤芍、人工牛黄、猫人参、石见穿、山慈菇、鸡内金等。

纵观中晚期肝癌的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调理脏腑功能为主,常用基本方和中药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扶正固本(常用人参、黄芪、灵芝等,增强免疫力);清热解毒(使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抑制肿瘤生长);活血化瘀(采用丹参、川芎等,改善微循环);软坚散结(使用鳖甲、牡蛎等,缩小肿瘤)。示例方剂: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黄芩9g、丹参15g、桃仁9g、红花6g、柴胡9g、郁金9g、香附9g、鳖甲15g、牡蛎15g。

HCC中医版对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及疗效介绍非常全面,又简明实用,学习和应用都很方便。

总之,三个新的肝癌诊疗指南,侧重不同,但都写得非常好,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权威性和实用性,是我们专业医生难得的继续教育学习资料和更好为病人服务的遵循和规范,也是广大肝癌患者的福音。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新的希望。通过优势互补,能够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方案的优化,中西医结合有望成为肝癌治疗的主流模式。

附:HCC CSCO版 晚期HCC系统治疗的参考方案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4611, encodeId=955122546110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70d812691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癌#</a> <a href='/topic/show?id=372022548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西医结合#</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2548, encryptionId=37202254826, topicName=中西医结合), TopicDto(id=81269, encryptionId=370d8126914, topicName=肝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r 04 23:03:23 CST 2025, time=2025-03-0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04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期刊导读】荟萃分析:MAFLD/MASLD显著增加肝癌发生风险,但对肝癌术后预后无显著影响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哲宇教授团队发表了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MAFLD/MASLD可显著增加普通人群和慢乙肝患者的肝细胞癌发病率,但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长期预后没有显著影响。

肝癌治疗的未来方向:栗光明教授谈肝移植与新兴治疗手段

肝移植手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将一个健康的肝脏植入患者体内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终末期肝病和肝癌患者。目前,肝移植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

肝癌治疗全解析:肝外转移、手术切除时机与术后复发风险

本期由“肝癌在线”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李文东教授联合发起的《东肝地带》栏目,将从肝癌伴肝外转移的治疗、手术时机及术后复发风险三个方面进行科普,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科学应对。

肝癌治疗新曙光:赵海涛教授揭秘围术期免疫“秘术”,ADC药物引爆抗癌奇迹时刻

【医悦汇】特别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赵海涛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赵教授团队在肝癌围术期治疗中的新探索。

Cell Metab:高平/孙林冲/张华凤揭示了肠道细菌胆汁酸代谢与抗肿瘤免疫的关联

该研究发现AKR1D1通过促进胆汁酸代谢介导的NK细胞毒性抑制肝癌进展。

科技引领下的肝癌治疗:刘连新教授谈肝癌临床研究进展与MDT治疗策略

【医悦汇】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刘连新教授做客对话大咖,就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转化治疗及肝癌多学科诊疗进行分享。

Nature:克拉屈滨或可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

晚期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治疗,已从系统化疗逐渐过渡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治疗。但是分子分型仍然进展较小。不过,从科研上看,肝细胞癌的分子分型正从单一的病理学分类向多维度、整合基因组、转录组

周俭教授:从争议到革命,肝癌绝境的“生命之舟”——ALPPS手术

本期【医悦汇】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回顾了ALPPS手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更通过真实的案例,展示了创新在临床实践中的巨大价值和意义。

谢克平教授:解锁肝癌病因密码,全民动员共筑防癌铜墙铁壁

【医悦汇】特别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谢克平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肝癌的病因与预防策略,为公众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健康指导。

从理论到实践:钇-90剂量学如何提升肝癌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剂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以及钇-90微球在体内的分布对治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