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阿托品用药是“双刃剑”,不要盲目打

2025-05-26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术前应用阿托品需个体化评估风险与获益,其可抑制腺体分泌、预防迷走反射,但有加重高热、心血管负担等风险。需严格筛查禁忌,感染发热者慎用,控制剂量并动态监测,遵循 “三不原则”。

术前阿托品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其合理使用需基于患者个体化评估与风险权衡,以下是关键要点梳理:

一、阿托品的临床价值

  1. 1‌.抑制腺体分泌
    减少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气道梗阻风险,尤其在气管插管时有助于维持气道通畅。

  2. ‌2.预防迷走反射
    阻断迷走神经过度兴奋,避免术中心动过缓等心血管事件。

  3. 3‌.缓解胃肠道痉挛
    对消化道手术患者可减轻术中平滑肌痉挛,改善术野暴露。

二、阿托品的风险因素

  1. 1‌.加重高热状态
    抑制汗腺分泌,可能加剧感染性发热患者的体温调节失衡,增加代谢负担。
    临床案例显示,消化道穿孔合并感染患者使用后出现血压、心率持续升高的不良反应。

  2. 2‌.心血管系统影响
    导致心动过速,加重心脏负荷,对冠心病、甲亢等患者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加重症状。

  3. ‌3.特殊疾病禁忌
    青光眼(升高眼压)、前列腺肥大(加重尿潴留)、甲亢(加重心悸及掩盖危象)患者禁用。

三、合理用药策略

  1. 1‌.严格禁忌症筛查
    术前需评估感染状态、心血管疾病史及基础代谢性疾病(如甲亢、青光眼),避免盲目用药。

  2. ‌2.感染性发热患者慎用
    存在发热或白细胞升高时,需权衡抑制分泌与加重高热的利弊,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3. 3‌.个体化剂量控制
    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合并症调整剂量,避免过量导致皮肤潮红、抽搐等副作用。

  4. 4‌.术中动态监测
    用药后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及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四、总结

阿托品的术前应用需严格遵循“三不原则”:‌不忽视禁忌症、不低估感染风险、不滥用固定剂量‌。其决策应基于患者生理状态、手术类型及麻醉方式的综合评估,以实现风险最小化与获益最大化。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6712, encodeId=3c7a2266e123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b09609980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术前应用#</a> <a href='/topic/show?id=418a9e8233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托品#</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0998, encryptionId=cb096099804, topicName=术前应用), TopicDto(id=97823, encryptionId=418a9e82332, topicName=阿托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y 26 12:02:29 CST 2025, time=2025-05-2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Eur Spine J:腰椎手术患者使用aspirin会增加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是一类NSAIDs类药物,在临床中较长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也有临床医生将阿司匹林作为血栓的预防用药,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的人群越来越多,其在临床择期手术中的问题开始凸显:即,对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药物的患者,在择期手术中是否需要预先停用阿司匹林来减少其可能带来的术后出血风险。早前在spine上也有一篇文献报道,认为在脊柱后路手术过程中,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