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带状疱疹如何接种疫苗,这篇文章说全了!

2025-02-13 疼痛之声 疼痛之声 发表于陕西省

带状疱疹发病率随年龄上升,易引发严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含佐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RZV 为有效预防手段,介绍其保护期、效力等 15 个常见问题及副作用,强调接种对预防疾病、提升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带状疱疹(HZ)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皮肤和神经疾病,根据流行病学数据,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尤其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体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显著增加。

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是皮肤上单侧成簇的条带分布的红色皮疹,通常伴随剧烈的神经性疼痛。起初可能出现局部的刺痛或灼热感,随之而来的是皮疹的出现。

虽然带状疱疹的皮肤症状通常在几周内会有所缓解,但对于一些患者,还有出现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让人苦不堪言。

PHN会导致长时间的剧烈疼痛,甚至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群体,研究统计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即使接受治疗发生PHN的比例仍可能高达50%。

带状疱疹及PHN治疗目前以抗病毒、镇痛等药物为主,但抗病毒药物和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PHN的作用仍存在争议,甚至阿片类药物等强效镇痛药对其效果也不佳。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带状疱疹疫苗的出现和逐渐推广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预防手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生产了含佐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2017年10月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50岁成人带状疱疹,并于2020年6月在中国正式上市。

1 疫苗的保护期是多长?

现有研究表明含佐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在长时间的保护期中表现更佳,接种后第1年与第4年保护效力相当,且可以持续20年以上的免疫应答,显示出更好的长期保护性。

2 疫苗的效力如何?

RZV疫苗在接种后的第1年和第4年,针对≥50岁和≥70岁人群的保护效力分别为93.1%和87.9%,显示出接种后其保护效力持续较强。

3 50~59岁成人能接种此疫苗吗?

可以。研究显示50-59岁人群接种后,带状疱疹的保护效力为69.8%。

4 已有带状疱疹史的患者还要接种疫苗吗?

可以接种。即使已有带状疱疹史,接种疫苗仍能提供额外保护,减少复发风险。

5 对于水痘病史不明的人,可以接种疫苗吗?

即使患者无法提供水痘史,带状疱疹疫苗仍可接种。人群对 VZV 普遍易感,血清学证据显示,成人 VZV 感染率高达 90% 以上,故人群普遍存在。因此60岁及以上的大多数人都已感染水痘病毒,无需测试免疫水平。如果已知患者对水痘病毒易感,应先接种两剂水痘疫苗,而不是直接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6 疫苗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吗?

带状疱疹疫苗可以与其他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同时接种,包括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且研究表明,与破伤风疫苗联合接种也没有显著副作用。

7 免疫功能受损者是否禁用此疫苗?

免疫缺陷者(如原发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不应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计划开始免疫抑制治疗或患有可能导致免疫缺陷的疾病的人,应至少在治疗前14天接种1剂疫苗。对于轻度至中度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疫苗的风险与获益尚不明确。年纪较大(≥80岁)或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并不作为接种禁忌。

8 免疫功能受损且水痘病毒抗体阴性的家庭成员是否影响接种?

免疫功能受损且水痘病毒抗体阴性的家庭成员不影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临床试验未发现疫苗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情况。虽然水痘疫苗上市后的接种情况表明,易感者与出现水痘样皮疹的疫苗接种者之间可能会发生传播,但这种传播极为罕见。

9 疫苗会引发带状疱疹吗?

带状疱疹疫苗引发带状疱疹的几率非常低。在ZVL疫苗的临床试验中,在接种后出现的带状疱疹样皮疹未检测到疫苗株病毒。

10 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能接种疫苗吗?

服用抗带状疱疹的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的患者应在接种疫苗前至少停用24小时,并且在接种后至少14天内不再使用抗病毒药物。若疫苗接种时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建议在停药后42天再接种第二剂疫苗。

11 肌肉注射疫苗而非皮下注射会有什么影响?

虽然推荐皮下接种疫苗,但若出现意外肌肉注射,也无需重新接种疫苗。

12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能接种疫苗吗?

成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并不会影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不推荐儿童使用阿司匹林治疗与接种水痘疫苗有关的发热,因其与瑞氏综合征发生的风险有关,但成人无此联系,因此长期服用ASA的成人可以接种此疫苗。

13 已接种水痘疫苗是否需要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不需要。接种水痘疫苗的人通常具有免疫力,不会出现严重的带状疱疹,因此无需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14 带状疱疹疫苗是否可以在冷冻外保存?

不可以。疫苗必须在-15°C或更低的温度下储存。稀释液可在室温(20°C到25°C)或冰箱(2°C到8°C)保存,但不得冷冻。从-15℃的储存环境中取出疫苗后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超过72小时应弃用。疫苗应在重新配置后30分钟内使用以确保其效力。

15 疫苗有哪些副作用?

带状疱疹疫苗的副作用发生率较低,最常见的是注射部位的反应,如红肿、疼痛、瘙痒、发热和血肿。

随着年龄的增长,带状疱疹的风险不可忽视。带状疱疹疫苗已成为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工具。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显著降低带状疱疹(HZ)及后带状疱疹神经痛(PHN)的发生率,从而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我们共同关注带状疱疹的预防,远离人间痛苦,保持健康生活,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杂志》社皮肤科慢病能力提升项目专家组,,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皮肤科专委会.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专家共识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No.10).DOI:10.35541/cjd.20210398

[2]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老年性皮肤病研究中心.带状疱疹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No.8).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0828-0195810.3760/cma.j

[3] Shapiro,M, Kvern,B, Watson,P, et al. Update on herpes zoster vaccination A family practitioner’s guide [J]. Can Fam Physician, 2011, 57(10): 1127-31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2260, encodeId=f0872252260e5, content=一1带状疱疹疫苗防患于未然,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79818848911, createdName=ms4000002117252476, createdTime=Sun Feb 16 23:23:48 CST 2025, time=2025-02-16, status=1, ipAttribution=辽宁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719, encodeId=aca52251e19b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de6485503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带状疱疹#</a> <a href='/topic/show?id=f538e0501e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疫苗接种#</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8550, encryptionId=dde64855037, topicName=带状疱疹), TopicDto(id=70501, encryptionId=f538e0501e9, topicName=疫苗接种)],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Feb 13 00:39:28 CST 2025, time=2025-02-1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6 ms4000002117252476 来自辽宁省

    一1带状疱疹疫苗防患于未然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2260, encodeId=f0872252260e5, content=一1带状疱疹疫苗防患于未然,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79818848911, createdName=ms4000002117252476, createdTime=Sun Feb 16 23:23:48 CST 2025, time=2025-02-16, status=1, ipAttribution=辽宁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719, encodeId=aca52251e19b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de6485503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带状疱疹#</a> <a href='/topic/show?id=f538e0501e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疫苗接种#</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8550, encryptionId=dde64855037, topicName=带状疱疹), TopicDto(id=70501, encryptionId=f538e0501e9, topicName=疫苗接种)],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Feb 13 00:39:28 CST 2025, time=2025-02-1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3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高位硬膜外连续+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一例

60岁徐先生患带状疱疹疼痛剧烈,介绍其机制,强调早期干预,指出硬膜外腔阻滞镇痛效果显著,能降低慢性疼痛发生率。

Infect Dis Ther:带状疱疹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不同人群带状疱疹(HZ)并发症的发生率。

Cell子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潜在的缓解疼痛的益生菌!

该研究探究了肠道菌群在带状疱疹和PHN相关疼痛中的作用。带状疱疹或PHN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有显著变化,微生物标志物可预测带状疱疹患者PHN的发展。

J Pain Res: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发表部分带状疱疹患者疼痛评分的抛物线变化研究

带状疱疹(HZ)通常表现为急性期明显的水疱和严重的神经性疼痛。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患者最初仅表现为轻度皮疹和中度疼痛,疼痛逐渐加剧,呈抛物线型。

Front Med: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持续时间特征与疼痛强度的关系

本研究探讨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特征与疼痛强度之间的关系,假设与间歇性疼痛相比,持续性疼痛与更高的疼痛强度相关。

Clin Pract:带状疱疹和乳腺癌之间有相关性吗?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带状疱疹(HZ)与乳腺癌(BC)后续诊断之间的可能关联。

有一种痛,“刻骨铭心”,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正确认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Front Genet | 中国学者研究:肠道菌群、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遗传洞察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胃肠道疾病是带状疱疹(HZ)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危险因素。其中,肠道菌群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肠道菌群与HZ和PHN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

Front Neurol: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文超声引导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眼支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眶上神经脉冲射频(PRF)治疗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眼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得了带状疱疹,为啥引发了“腰腹疝”?

78 岁男性因便秘和侧腰腹部隆起就诊,曾患带状疱疹,诊断为带状疱疹后腹部假性疝,介绍其病因及可能并发症,强调预防带状疱疹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