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新药快效抗抑郁,1周症状即有所改善!

2025-06-29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发表于上海

基于本次研究带来的具有希望的结果,目前临床已开展一项3期研究,以更充分地评估azetukalner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

抑郁症(MDD)是抑郁障碍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单次发作或反复发作,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发作期存在显著的情感、认知和躯体症状,发作间期症状缓解。根据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心境低落或兴趣和愉快感丧失是抑郁症核心症状。

既往在疾病模型中,部分Kv7钾离子通道开放剂显示出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境低落或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等症状。Kv7电压门控钾通道在控制细胞兴奋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zetukalner是一种新型、强效小分子Kv7钾离子通道开放剂,目前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癫痫、抑郁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近期,JAMA Network Open发表的X-NOVA试验2期临床结果表明,azetukalner在治疗中重度成人抑郁症中展现出潜力。相比于安慰剂,azetukalner(20 mg)治疗6周后表现出临床意义的抑郁评分改善,且1周即起效,并显著改善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症状,安全性可控。研究结果提示,azetukalner是治疗中重度抑郁症以及改善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症状的潜力药物。

图片

截图来源:JAMA Network Open

X-NOVA试验是一项概念验证、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期临床试验,于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纳入18~65岁中重度抑郁症患者168例。研究人员将患者以1: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56例)、10 mg azetukalner组(56例)和20 mg azetukalner组(56例),每日一次,随餐用药。

主要研究终点为治疗6周时,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较基线变化情况,次要终点为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SHAPS)和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探索性终点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和第1周MADRS的变化。

  • MADRS:总分0~60分,20~34分提示中重度抑郁,>35分提示严重抑郁;

  • SHAPS:总分14~56分,分数越高,提示兴趣和愉快感丧失越严重;

  • BAI:总分0~63分,分数越高,提示焦虑症状越严重;

  • HAM-D17:得分≥20分,提示至少存在中度抑郁。

研究结果显示,在抑郁严重程度方面,治疗第6周时,安慰剂组、10 mg azetukalner组和20 mg azetukalner组MADRS评分较基线分别降低了13.90分、15.61分和16.94分。相比于安慰剂组,20 mg azetukalner组多降低了3.04分(95%CI:-7.04~0.96;P=0.14),虽未达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该分数降低具有临床意义。20 mg azetukalner组治疗第1周即可观察到MADRS评分显著改善,较安慰剂多降低2.66分(P=0.047)。

图片

▲安慰剂组(墨绿色)、10 mg azetukalner组(黄色)和20 mg azetukalner组(蓝色)治疗6周时间内,MADRS评分变化趋势(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基线至治疗第6周时,相较于安慰剂组,20 mg azetukalner组多个次要终点指标改善:

  • SHAPS评分更低(-7.77分 vs. -5.30分,P=0.046),即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程度更轻;

  • BAI评分多降低4.19分,即焦虑症状更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

  • HAM-D17评分降幅更大,即抑郁情况更轻(-13.3分 vs. -10.2分,P=0.04)。

图片

▲安慰剂组(墨绿色)、10 mg azetukalner组(黄色)和20 mg azetukalner组(蓝色)治疗6周时间内,SHAPS评分变化趋势(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安全性方面,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等。各组因不良事件停药率相似,未报告新的安全性信号。

基于本次研究带来的具有希望的结果,目前临床已开展一项3期研究,以更充分地评估azetukalner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疗效。

参考资料

[1] Butterfield NN, Luzon Rosenblut C, Fava M, et al. Azetukalner, a Novel KV7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 in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5;8(5):e2514278.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1427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355, encodeId=030622e13552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1cf549e3f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抑郁症#</a> <a href='/topic/show?id=03f8128211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zetukalner#</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8211, encryptionId=03f8128211e2, topicName=azetukalner), TopicDto(id=54973, encryptionId=91cf549e3f1, topicName=抑郁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29 15:56:11 CST 2025, time=2025-06-2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9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抑郁症治疗的新突破!广州中医药大学发布:解郁一号方调节神经环路,开启抑郁症治疗新篇章!

该研究深入探讨了 JY-I在抗抑郁方面的潜在机制,为中医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CNSNT:麻醉药右美托咪定或可缓解老年患者术后抑郁?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麻醉药物与术后心理症状的关联,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药物:抗抑郁药物研发新方向​

抑郁症危害大,传统药物局限多。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ABA)异常与抑郁相关,以其为靶点的药物如艾司氯胺酮、祖拉诺酮等展现潜力,需深入研究促临床应用。

J Ethnopharmacol:栀子豉汤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小鼠抑郁样行为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验证,探讨栀子豉汤(ZZCD)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改善抑郁样行为的可能机制。

European Psychiatry:多模态研究揭示抑郁症情绪失调的神经 - 生理多层次机制

抑郁症患者对积极图片的效价评分更低,且在积极预期阶段表现出前扣带回皮层和右侧脑岛的过度激活。健康对照组在情绪预期阶段的皮肤电反应更强,而患者组对负面图片的生理反应更强烈。

专家点评 | 关注快感缺失评估,提升抑郁症诊疗精度

忧郁 / 快感缺失型抑郁症以愉快感丧失为核心,分消费性和期待性快感缺失,国内抑郁患者中占比 53.4%,女性达 81.3%。SHAPS 和 DARS 量表可辅助评估,新型抗抑郁药治疗效果更优。

一文详解酒精依赖对抑郁症的影响

酒精与抑郁常共病,酒精可抑制递质释放诱发抑郁,抑郁者又易借酒缓解情绪,形成恶性循环。研究发现杏仁核中 Menin-GAT1 通路是关键机制,酒精还会降低抗抑郁药疗效。

喹硫平VS锂盐:增强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2025 年数据显示中国抑郁障碍患者数增长,TRD 治疗棘手。《柳叶刀・精神病学》研究表明,喹硫平较锂盐增效治疗 TRD 疗效更优,两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需结合患者症状选择用药。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从偏倚机制到改进路径,激素避孕与抑郁症研究的五大方法学陷阱

研究揭示激素避孕与抑郁关联的矛盾结论主要源于方法论缺陷,包括健康用户偏倚、时间零点错位、非依从性处理不当以及时变效应建模不足。改进需采用新使用者设计、动态统计模型和前瞻性数据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