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Respir Med: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在难治性心脏骤停中的临床新进展
6小时前 吾乃喵大人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文章系统梳理了针对成人难治性心脏骤停应用体外膜氧合辅助心肺复苏的现状、机制、临床证据、机遇及挑战,综合分析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及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并提出未来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方向。
心脏骤停作为全球领先的突发死亡原因,每年美国约有64万例发作,其中院外心脏骤停(OHCA)约35万例,院内心脏骤停(IHCA)近29万例。尽管CPR技术日益普及,院外心脏骤停总体存活率不足10%,院内稍好为15%-34%。对于常规复苏无效的“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传统CPR难以恢复自主循环。ECPR即在常规CPR无效时,紧急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合,争取时间救治根本病因,被认为是挽救这部分患者命运的革新途径。 然而,复杂的技术要求、高昂费用及资源消耗限制了其广泛推广。 现阶段,国际复苏委员会等权威组织建议,在符合严格条件下,且医疗资源允许的专科中心,ECPR可作为急救措施的补充选择。针对何时、何地、何人适合应用ECPR,相关循证数据尚不充分。 近期,发表在《柳叶刀呼吸医学》(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杂志的一项综述,汇总了德国弗莱堡大学医疗中心、捷克布拉格查尔斯大学、西班牙巴黎索邦大学研究团队等多国心肺复苏及重症医学专家的联合观点和最新循证数据,针对成人难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0 0 举报
#心肺复苏# #ECMO#
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