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3
本文是對先前發表的共識建議的更新,主要針對需要重癥監護的患者在腦出血、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和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目標體溫管理提供指導建議。
關于經皮腔內腎交感神經去神經支配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循證建議。這涉及將設備通過皮膚(經皮)插入大腿動脈,然后插入腎動脈(經腔)。它發送無線電波或聲波來破壞腎動脈中的神經(去交感神經支配)。目的是降低血壓
2017-04-30
現有的基于MRI視神經蛛網膜下腔間隙垂直截面積測量方法尚有需要改進之處一,(1)所用MRI序列掃描時問過長;(2)不能準確標定所得平面到視神經起始位置的距離;(3)視神經個體差異大,并不是單一的標準圓形,尤其在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死亡及視神經軸突丟失的疾病中,視神經截面形狀更多樣化,因而用直徑來檢測視神經的解剖狀態并不精確。若在獲得準確、清晰圖像的基礎上獲得視神經周圍蛛網膜下腔間隙的面積,將對臨床工作

2023-09-20
本指南基于循證原則,就SAH診斷及嚴重程度評估、多學科診療配置、預防再出血治療及并發癥管理等多個方面形成了推薦意見,旨在為我國SAH臨床實踐提供規范化指導。
2022-12-20
涉及主動脈弓的胸主動脈病變對血管外科醫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排除主動脈病變的同時保持主動脈上分支的通暢仍然是困難的。開窗胸主動脈血管內修復術(TEVAR)為此類疾病提供了一種可行而有效的治療方法。
2023-10-15
本文將基于此版指南形成的方法、所探討的重要臨床問題及專家推薦意見進行介紹與簡析。
在本簡報中描述的技術是PIUR TUS(三維斷層超聲)。它用于腹主動脈瘤(AAA)監測和腔內動脈瘤修復(EVAR)內漏檢測或監測。這項技術的創新方面是可以與任何超聲設備一起使用的3D成像。這可以將圖像
2019年5月,歐洲經皮心血管介入學會(EAPCI)發布了冠脈腔內影像學檢查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第2部分——急性冠脈綜合征冠脈造影結果模糊患者介入治療決策指導。本文是冠脈腔內影像學檢查的臨床應用共識的第2部分,文章主要內鏡聚焦冠狀動脈斑塊的影像學特征,為臨床醫生采用冠脈內影像學檢查指導冠脈疾病治療提供幫助。
2025-03-25
系統回顧近年國際相關指南并進行橫向比較,結合最新臨床研究證據,從循證醫學角度對下肢PAD腔內治療的策略演變、技術要點更新及臨床證據等級展開深度剖析,旨在為臨床決策提供循證醫學依據。
2022-12-30
上頜竇底提升是解決上頜后牙區垂直向骨量不足的可靠方法。目前應用于上頜竇底骨增量的材料較多,關于材料的選擇尚無統一共識。本文基于現有臨床文獻證據,針對生物活性制劑、細胞療法以及不植入骨增量材料的上頜竇底
2022-10-30
自體骨來源于患者自身,具有骨生成、骨誘導和骨引導特性,且無免疫排斥和疾病傳播的風險。因此,自體骨長久以來被視作骨增量材料的“金標準”。本文依據循證的原則,就骨增量材料的生物學特
2022-08-30
上頜竇底提升是解決上頜后牙區種植手術時骨量不足的可靠辦法,但技術敏感性強,且若術前評估不足或術中操作不當易形成并發癥,術后反應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少見的并發癥,一般發生在穿牙槽嵴上頜竇底提升后,
2022-06-30
種植體周病是種植修復后常見的生物學并發癥,上頜竇底提升是解決上頜后牙區種植手術時骨量不足的可靠方法。國內外尚缺乏針對上頜竇底提升區域種植體周病臨床管理的指南與共識。本共識旨在為臨床醫師提供切實可行的針
2022-07-15
自2008年以來,普萘洛爾已經成為嬰幼兒血管瘤的一線治療藥物。國內外對其治療機制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制定和發布了多個專家共識或臨床實踐指南。近年來,隨著臨床經驗的不斷積累,基礎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對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