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
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2020年《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推算心血管病現患病人數3.3億,其中腦卒中、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病人數眾多,而高血壓、心房顫動、動脈粥樣硬
2022-06-28
免疫性因素是導致臨床血小板輸注無效的常見原因之一,如何進行科學判定及輸注性治療尚缺乏規范、統一的標準,中國輸血協會人類組織抗原專業委員會和免疫血液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依據國內外指南和文獻,制定
2021-08-30
外科ICU 患者的共同特點是以重癥外科疾病為基礎,伴有感染、內環境不穩定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需要進行器官功能支持等治療。
2021-07-25
富血小板血漿(PRP)正成為生物治療創面修復的新希望而備受醫患雙方的關注。為臨床治療提供制備規范化、具有質量控制的PRP制品是確保其療效的前提和基礎。本專家共識由中國輸血協會輸血管理學專業委員會牽頭組
2021-07-15
血小板減少或功能異常的患者常需要輸注血小板,部分患者多次輸注后可發生血小板輸注無效,表現為輸注足夠劑量血小板后臨床癥狀未明顯改善、血小板計數未明顯升高等,造成臨床治療的困難。輸注經配型的相容性血小板是
2021-02-20
針對國際上對胎兒新生兒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的發病機制、實驗室診斷和治療研究取得的進展,中國輸血協會免疫血液學專業委員
2020-03-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納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為了保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期間實驗室生物安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制定了諸多新型冠狀病毒實
2020-02-28
分析內科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貧血、血小板減少及凝血功能障礙的病因。討論內科ICU患者貧血、血小板減少及凝血功能障礙相應的防治原則,進一步形成符合內科ICU特點的患者血液管理(PBM)專家共識。從
2020-02-20
輸血相容性檢測室內質量控制( 以下簡稱室內質控) 是輸血實驗室質量控制保證體系的一部分,目的是保證檢測質量,滿足檢測要求,判斷檢測結果是否達到預期標準,對質量問題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補救以防止再次發生。
2019-02-10
對預存式自體輸血、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釋及回收式自體輸血進行臨床路徑管理,分別確定3種自體輸血的適應證、采血方案、回輸方案及輸血不良反應的診治要點,從而推動自體輸血的規范開展,提高患者血液管理水平。
2018-02-20
臨床路徑是近年來國家衛計委積極提倡的一種醫療模式。中國輸血協會臨床輸血學專業委員會將血液成分輸注與臨床路徑工作結合起來,推出了《慢性貧血紅細胞輸注臨床路徑》和《血小板輸注臨床路徑》,旨在引入臨床路徑使臨床醫生按血液成分輸注的適應證用血、護理技術人員按統一的模式進行血液成分輸注操作,醫護人員按規范的要求進行輸血不良反應的診治。

2025-06-30
詳細描述了MECT的適應證、治療參數、治療流程、不良反應及相關處理措施等,旨在為臨床醫師提供明確的操作規范,推動MECT技術在精神科領域的廣泛應用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