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国际德尔菲共识:在致幻剂临床试验中报告设置

2025-06-03 Nature Medicine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旨在根据一支由致幻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过去的试验参与者组成的国际小组,生成关于在致幻临床研究中报告环境的共识性指南。

中文标题:

2025 国际德尔菲共识:在致幻剂临床试验中报告设置

英文标题:

An international Delphi consensus for reporting of setting in psychedelic clinical trials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6-03

简要介绍:

致幻物质与使用时的“心态度和环境”表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即用户的心理状态和致幻体验发生的环境。尽管这些背景变量已知的重要性,致幻研究在报告额外药理学因素方面缺乏方法学的严谨性。本研究旨在根据一支由致幻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过去的试验参与者组成的国际小组,生成关于在致幻临床研究中报告环境的共识性指南。我们进行了一项德尔菲共识研究,由四轮迭代的半匿名在线调查组成。来自17个国家的89位专家独立列出了一些可能重要的致幻环境变量。共有770个回复。综合成49个不同的项目,随后对这些项目进行评分、辩论和改进。这个过程产生了30个额外的超药理变量,达到了预设的专家共识评分:即≥70%的专家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这些项目构成了《迷幻药临床试验中的环境报告(ReSPCT)》指南,分为物理环境、剂量会话程序、治疗框架和方案以及主观体验。新兴的发现揭示了当前对环境和状态的概念化中的重大歧义。ReSPCT指南和 accompanying explanatory document为迷幻药临床研究中超药理变量的设计和记录提供了新的标准。该过程产生了30个额外的药理学变量,达到了预设的专家共识评分:即≥70%的专家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这些项目构成了《迷幻药临床试验中的环境报告指南》(ReSPCT),分为物理环境、剂量会话程序、治疗框架和方案以及主观体验。新兴的发现揭示了当前对“状态与环境”的概念化中存在显著的歧义。ReSPCT指南和附带的解释文件为迷幻药临床研究中额外药理学变量的设计和记录提供了新的标准。该过程产生了30个额外的药理学变量,达到了预设的专家共识评分:即≥70%的专家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这些项目构成了《迷幻药临床试验中的环境报告指南》(ReSPCT),分为物理环境、剂量会话程序、治疗框架和方案以及主观体验。新兴的发现揭示了当前对“状态与环境”的概念化中存在显著的歧义。ReSPCT指南和附带的解释文件为迷幻药临床研究中额外药理学变量的设计和记录提供了新的标准。分为物理环境、给药会程序、治疗框架和方案,以及主观体验。涌现的发现揭示了当前对“设定”概念化中的重大歧义。ReSPCT指南及其附带的解释文件为迷幻药临床研究中非药理学变量的设计和记录提供了新的标准。分为物理环境、给药会程序、治疗框架和方案,以及主观体验。涌现的发现揭示了当前对环境和背景概念化中的重大歧义。ReSPCT 指南及其附带的解释文件为迷幻临床研究中非药理学变量的设计和记录提供了新的标准。

相关资料下载:
[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2025 国际德尔菲共识:在致幻剂临床试验中报告设置.pdf)] GetToolGuiderByIdResponse(projectId=1, id=081211c00a430583, title=2025 国际德尔菲共识:在致幻剂临床试验中报告设置, enTitle=An international Delphi consensus for reporting of setting in psychedelic clinical trials, guiderFrom=Nature Medicine, authorId=0, author=, summary=本研究旨在根据一支由致幻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过去的试验参与者组成的国际小组,生成关于在致幻临床研究中报告环境的共识性指南。, cover=https://img.medsci.cn/Random/prescription-form-with-medical-stethoscope-9ZRKVHM.jpg, journalId=0, articlesId=null, associationId=0, associationName=, associationIntro=, copyright=0, guiderPublishedTime=Tue Jun 03 00:00:00 CST 2025, originalUrl=, linkOutUrl=, content=<p><span style="color: #222222;">致幻物质与使用时的&ldquo;心态度和环境&rdquo;表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即用户的心理状态和致幻体验发生的环境。尽管这些背景变量已知的重要性,致幻研究在报告额外药理学因素方面缺乏方法学的严谨性。本研究旨在根据一支由致幻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过去的试验参与者组成的国际小组,生成关于在致幻临床研究中报告环境的共识性指南。我们进行了一项德尔菲共识研究,由四轮迭代的半匿名在线调查组成。来自17个国家的89位专家独立列出了一些可能重要的致幻环境变量。共有770个回复。综合成49个不同的项目,随后对这些项目进行评分、辩论和改进。这个过程产生了30个额外的超药理变量,达到了预设的专家共识评分:即&ge;70%的专家认为&ldquo;重要&rdquo;或&ldquo;非常重要&rdquo;。这些项目构成了《迷幻药临床试验中的环境报告(ReSPCT)》指南,分为物理环境、剂量会话程序、治疗框架和方案以及主观体验。新兴的发现揭示了当前对环境和状态的概念化中的重大歧义。ReSPCT指南和 accompanying explanatory document为迷幻药临床研究中超药理变量的设计和记录提供了新的标准。该过程产生了30个额外的药理学变量,达到了预设的专家共识评分:即&ge;70%的专家认为&ldquo;重要&rdquo;或&ldquo;非常重要&rdquo;。这些项目构成了《迷幻药临床试验中的环境报告指南》(ReSPCT),分为物理环境、剂量会话程序、治疗框架和方案以及主观体验。新兴的发现揭示了当前对&ldquo;状态与环境&rdquo;的概念化中存在显著的歧义。ReSPCT指南和附带的解释文件为迷幻药临床研究中额外药理学变量的设计和记录提供了新的标准。该过程产生了30个额外的药理学变量,达到了预设的专家共识评分:即&ge;70%的专家认为&ldquo;重要&rdquo;或&ldquo;非常重要&rdquo;。这些项目构成了《迷幻药临床试验中的环境报告指南》(ReSPCT),分为物理环境、剂量会话程序、治疗框架和方案以及主观体验。新兴的发现揭示了当前对&ldquo;状态与环境&rdquo;的概念化中存在显著的歧义。ReSPCT指南和附带的解释文件为迷幻药临床研究中额外药理学变量的设计和记录提供了新的标准。分为物理环境、给药会程序、治疗框架和方案,以及主观体验。涌现的发现揭示了当前对&ldquo;设定&rdquo;概念化中的重大歧义。ReSPCT指南及其附带的解释文件为迷幻药临床研究中非药理学变量的设计和记录提供了新的标准。分为物理环境、给药会程序、治疗框架和方案,以及主观体验。涌现的发现揭示了当前对环境和背景概念化中的重大歧义。ReSPCT 指南及其附带的解释文件为迷幻临床研究中非药理学变量的设计和记录提供了新的标准。</span></p>, tagList=[TagDto(tagId=24227, tagName=致幻剂)], categoryList=[CategoryDto(categoryId=13, categoryName=精神心理, tenant=100), CategoryDto(categoryId=85, categoryName=指南&解读, tenant=100)], articleKeywordId=24227, articleKeyword=致幻剂, articleKeywordNum=6, guiderKeywordId=24227, guiderKeyword=致幻剂, guiderKeywordNum=6, haveAttachments=1, attachmentList=null, guiderType=0, guiderArea=共识, guiderLanguage=1, guiderRegion=2, opened=0, paymentType=, paymentAmount=10, recommend=0, recommendEndTime=null, sticky=0, stickyEndTime=null, allHits=384, appHits=36, showAppHits=0, pcHits=12, showPcHits=348, likes=0, shares=23, comments=2, approvalStatus=1, publishedTime=Tue Jul 15 18:40:00 CST 2025, publishedTimeString=2025-06-03, pcVisible=1, appVisible=1, editorId=0, editor=pangpanglong, waterMark=0, formatted=0, memberCards=[], isPrivilege=0, deleted=0, version=4, createdBy=null, createdName=pangpanglong, createdTime=Tue Jul 15 13:38:16 CST 2025, updatedBy=8538692, updatedName=梅斯话题小助手, updatedTime=Tue Jul 15 16:41:35 CST 2025, courseDetails=[], otherVersionGuiders=[], isGuiderMember=false, ipAttribution=上海, attachmentFileNameList=[AttachmentFileName(sort=1, fileName=2025 国际德尔菲共识:在致幻剂临床试验中报告设置.pdf)])
2025 国际德尔菲共识:在致幻剂临床试验中报告设置.pdf
下载请点击: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剂量依赖性麦司卡林急性作用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西洛辛在100mg以上剂量下,表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主观效应,随剂量增加,效应增强。最高剂量800mg引发了更强烈的精神和身体效应,未达到天花板效应。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致幻剂辅助治疗焦虑症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

LSD辅助治疗在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且持久的效果,且没有报告显著的不良事件或闪回现象,表明其在长期内的安全性。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个体间对低剂量LSD的神经反应差异

低剂量LSD在健康志愿者中会降低静息态EEG低频功率,增强新奇检测和预注意处理,抑制高记忆表现者的视觉长时程增强。LSD的刺激作用在低唤醒水平个体中最强,而抑制作用在高记忆表现者中最强。

Nature Neuroscience:发现致幻药物减轻抑郁的意外机制

这意味着致幻药物可诱发独立于其致幻作用的抗抑郁作用,表明缺乏5-HT2A活性的高亲和力TrkB阳性变构调节剂可能保留致幻药物的抗抑郁潜力,而不会产生致幻作用。

Science:“毒蘑菇”也能成为良药,《科学》最新研究阐明致幻剂抗抑郁的关键机制

致幻剂可通过激活细胞内的5-羟色胺2A受体(5-HT2AR)来提高神经的可塑性,促进神经的再生长,进而达到抗抑郁的目的。这一研究让致幻剂用于抗抑郁的靶点更加明确,相关研究发表在今日的《科学》上。

Addiction:美国一年有550人使用致幻剂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自 2015 年以来,致幻剂的使用总体上有所增加,尤其是在 26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而 12-17 岁的青少年使用致幻剂的情

FDA 指南:致幻剂的临床研究的考虑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202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