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年版)

2023-07-25 胃肠病学 发表于上海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南也专门重点阐述了慢性肝病基础上的DILI、药物导致的肝炎病毒再激活、DILI的常见病因(草药和膳食补充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临床试验中DILI的信号和评估等内容。

中文标题: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年版)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3-07-25

简要介绍: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目前,DILI的诊断仍是排他性的策略,因此,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仔细地排除肝损伤的其他潜在病因,是建立正确诊断的关键。本指南根据最新研究进展提供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旨在为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疑似DILI患者,规范诊断和管理提供专业的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南也专门重点阐述了慢性肝病基础上的DILI、药物导致的肝炎病毒再激活、DILI的常见病因(草药和膳食补充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临床试验中DILI的信号和评估等内容。

相关资料下载: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年版).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胆汁淤积型DILI的诊疗: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茅益民教授分享了《胆汁淤积型DILI的诊疗: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肝胆相照平台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供临床医生参考。

特别关注|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基础上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新见解与展望

本文将对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合并DILI展开详细论述,以便更好地为其诊治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特别关注|药物性肝损伤的免疫学机制

本文将就DILI可能涉及到的3种免疫致病机制(遗传与表观遗传因素、抗原识别机制因素、免疫调节失衡因素)的进展进行总结阐述。

陈成伟教授专访 | DILI:知易行难,如何填补认知与实践的鸿沟?

近期,肝胆相照平台有幸邀请海军军医大学905医院陈成伟教授深度剖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挑战与实战策略,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宝贵的参考与指导。

Adv Sci:南京医科大学孙鹏等团队合作研究表明缓慢代谢驱动的肝PPARγ激动作用扩增介导苯溴马龙诱导的肥胖特异性肝损伤

该研究表明,缓慢代谢驱动的肝脏PPARγ激动作用扩增介导了BBR诱导的肥胖特异性肝脂肪变性和随后的DILI,这也强调了肥胖或已有NAFLD患者肝脏药物代谢能力降低在临床实践和药物发现过程中的重要性。

【今日分享】用于药物性肝损伤评价的人肝器官芯片技术规范专家共识

本共识聚焦于DILI的评价,依托人肝器官芯片平台,综合国内外相关模型构建方案、毒性检测指标和药物清单,以及实际研究报道和数据,形成这一专家共识,给出相关建议,旨在促进人肝器官芯片技术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2014 ACG 药物性肝损伤诊断和管理临床指南

美国胃肠病学院(ACG,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 2014-06-17

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5版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CMA) · 2016-06-02

2016 血液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 2016-06-30

2019 EASL临床实践指南:药物性肝损伤

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 2019-03-26

药物性肝损伤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中华医学会(CMA,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