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学术论文写作的伦理要求专家共识

2025-06-20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发表于上海

旨在明确人工智能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适用边界与伦理准则,确保科技工具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坚守诚信底线,为构建负责任、可持续的科研生态提供治理参考和制度支撑。

中文标题: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学术论文写作的伦理要求专家共识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6-20

简要介绍: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不断拓展科研边界的同时,也引发了著作权归属、内容真实性、引用失准、责任认定等一系列伦理与规范挑战。面对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学术内容生成的趋势,构建公开、透明、可控、可信的伦理治理体系,已成为保障科研诚信和维护学术共同体信任的关键课题。本专家共识围绕人工智能辅助学术论文写作的核心环节,从研究选题、数据管理、文献引用、成果署名等方面,系统提出了伦理要求。旨在明确人工智能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适用边界与伦理准则,确保科技工具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坚守诚信底线,为构建负责任、可持续的科研生态提供治理参考和制度支撑。

相关资料下载: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学术论文写作的伦理要求专家共识.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Science发文:全球 20 家学术出版商正合作开发全新的学术论文造假检测工具

因论文工厂导致的撤稿事件层出不穷。如何辨别伪科学,成为令期刊编辑头疼的难题。如今,他们有望掌握“打假利器”。

“10万+”的网络科普文该不该等同于学术发表?科研人员的绩效与义务之争

“10万+”的网络科普文该不该等同于学术发表?科研人员的绩效与义务之争

这些年斯普林格(Springer)撤过的稿,直指中国学术论文造假!

2017年4月21日世界著名学术出版商斯普林格(Springer)发布消息,宣布其治下的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因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审稿意见而撤稿107篇论文。以下为被107篇撤论文名单 从斯普林格提供的名单看,涉及的作者都来自中国,不乏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名校。经统计,撤稿最多的为上海交通大学(14 篇)、山东大学(9 篇)、中国医科

mBio:学术论文中的图片到底该怎么处理?

2016 年 6 月,在美国微生物学会(ASM)出版的电子期刊《mBio》上就刊出一篇文章《生物医学研究期刊中不当图像重复的普遍性(The prevalence of inappropriate image duplica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 publications)》 , 3 位美国学者检查了 1995 至 2014 年间,于选定的生物医学相关领域期刊上、

盘点国内更具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医学类)

近期2016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在京发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这份报告显示,2006年-2016年十年间,中国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1.69万篇,占世界份额12.8%,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数较多的6个学科是: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物理学、计算技术、材料科学。中国作者参与国际论文合著数量较多的6个学科是:生物学、临床医学、化学、物理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论文被引

重磅!:中外二十家实验室发表学术论文声称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

今天,由国内外二十家实验室负责人联名撰写的一篇名为“Questions about NgAgo”的学术论文在Protein Cell杂志上发表(Burgess et al., 2016),首次公开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提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NgAgo实验,将针对韩春雨的NgAgo技术的争论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二十家实验室都来自于中外知名的大学和研究所,在基因编辑领域具有相关经验和技术。这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