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克罗恩病部分解读

2018-05-1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临床荟萃

本文主要对《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中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和治疗部分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理解,提高CD的诊治水平.

中文标题: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克罗恩病部分解读

发布日期:

2018-05-15

简要介绍:

2018年5月,中华消化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制订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该共识意见在2012年共识意见的基础上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更新与完善,为医务人员规范诊治炎症性肠病提供了更新、更全面的依据.本文主要对共识意见中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和治疗部分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理解,提高CD的诊治水平.

下载附件:

(因为版权问题,不支持下载)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今日分享】2025 AGA指南: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非结直肠癌筛查和疫苗接种

本美国胃肠病协会(AGA)临床实践更新(CPU)旨在为胃肠病学家及其他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医疗护理提供者制定最佳实践建议。

IBD大咖谈 | 陈旻湖、刘占举、王玉芳教授专访

采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旻湖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刘占举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玉芳教授,就IBD表型及流行病相关问题进行了专访,以期为突破当前IBD防治瓶颈提供解决方案。

IBD大咖谈 | 安萍、王学红、贾燕、田力教授专访

探讨IBD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破局之路,旨在为提升中国IBD整体诊疗水平提供多维度的思考。

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从全球演变看未来挑战与应对

炎症性肠病(IBD)正从 “西方病” 演变为全球健康威胁。研究将其演变分为四阶段,揭示各阶段特征及驱动因素,预测未来患病率攀升,强调需加强全球防控、精准预防及诊疗资源布局。

Gastroenterology:皮下英夫利昔单抗(CT-P13 SC)作为炎性肠病的维持治疗

CT-P13 SC作为一种新型的皮下注射制剂,在中至重度CD和UC患者中作为维持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