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临床实践指南·脑卒中患者立位平衡障碍

2024-05-16 康复学报 发表于上海

本指南可为脑卒中立位平衡障碍康复治疗提供规范化诊治流程,并为临床决策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参考,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及可操作性。 

中文标题:

康复临床实践指南·脑卒中患者立位平衡障碍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4-05-16

简要介绍:

脑卒中立位平衡障碍是指患者在站立时出现的平衡问题,难以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维持稳定,包括站立不稳、摇摆、容易摔倒等,严重影响患者步行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物理治疗和传统中医治疗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立位平衡功能的有效康复方法。为规范脑卒中立位平衡障碍康复的评定与治疗,提高其物理治疗和传统中医治疗的康复诊疗规范,专家组整理德尔菲法汇总后的趋同性意见形成脑卒中立位平衡障碍康复临床实践指南草案,采用共识会议法,编制本指南。本指南从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平衡、支撑面、质心、重心、稳定极限、本体感觉、前庭功能、视觉、前庭眼反射、立位平衡功能、立位平衡障碍、核心稳定、平衡策略、踝策略、髋策略、跨步策略)、康复评定(临床表现、临床评估、特殊平衡相关功能评估、视觉功能评估、协调功能评估)、康复治疗(前庭功能训练、感觉功能训练、视觉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协调功能训练、共济失调训练、心理治疗、认知训练、运动治疗、双任务训练、虚拟现实技术、神经调控技术、康复机器人、水疗、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传统康复治疗)和疗效评价进行规范制定。本指南可为脑卒中立位平衡障碍康复治疗提供规范化诊治流程,并为临床决策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参考,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及可操作性。 

相关资料下载:
康复临床实践指南·脑卒中患者立位平衡障碍.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中风后运动恢复的"秘密通道":科学家首次发现大脑运动区与脊髓连接异常​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进步,未来我们有望更精确地定位异常连接位点,开发出更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让更多中风患者重获运动自由。

NEJM:卒中取栓术前静脉注射替奈普酶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静脉替奈普酶接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卒中可提高90天功能独立率,但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略增。再灌注时间缩短9分钟,超140分钟亚组仍获益,但开放标签设计及效应量低于预设限制结论强度。

从 “突然失语” 到 “偏瘫卧床”:真实病例 + 前沿研究,看懂脑卒中的致命威胁

近一年,医学界对脑卒中的研究持续突破,从超早期溶栓治疗到神经保护新策略,每一个进展都关乎万千患者的生命与生活质量。​

Eur J Prev Cardiol:心梗 / 卒中患者中约 15% 新诊糖尿病,筛查需求迫切

在因心肌梗塞或卒中入院的患者中,六分之一的人被新诊断为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筛查可以帮助人们在发生与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事件之前识别出来。

Stroke: 每天多吃一口膳食纤维,中风风险降三成

每天应该保证25-30克的膳食纤维摄入量,相当于约3份全谷物+2份水果+3份蔬菜。

Stroke: 科学家锁定10个中风治疗新靶点,东西方人群存在差异

这项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发现新靶点,更开创了中风精准治疗的新思路。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2016-04-21

2014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2016-04-27

2015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2016-04-27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脂管理指导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NHFPC,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China) ·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