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4章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推荐意见

2023-08-31 中国卒中学会 中国卒中杂志 发表于上海

本指南就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评估及诊断、再灌注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其他治疗、常规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管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早期评估和诊断、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干预、危险因素管理及长期干预更新推荐意见。

中文标题: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4章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推荐意见

发布机构:

中国卒中学会

发布日期:

2023-08-31

简要介绍:

我国的卒中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在我国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卒中类型的86.8%。自2019年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发布以来,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再灌注治疗及二级预防抗血小板治疗等领域取得了多项进展。本指南就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评估及诊断、再灌注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其他治疗、常规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管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早期评估和诊断、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干预、危险因素管理及长期干预更新推荐意见。
 

相关资料下载: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4章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推荐意见.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生死边缘的七日:一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的生命之战

68 岁患高血压的张建国突发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虽经全力抢救仍因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介绍该综合征的定义、定位、特点、供血区域、核心征象、预后等,强调早期识别关键。

BMJ子刊:0.23 T MRI 可在发病 24 小时内区分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

0.23-T MRI 可能具有快速、准确地区分脑出血和脑梗塞的潜力,使脑部 MRI 扫描变得更容易、更快、更便宜。

BMJ子刊:复旦大学团队揭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缓解缺血性中风、脑出血和心肌梗死的遗传风险有关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降低IS、ICH和MI的风险显著相关,并分别将IS、ICH和MI的遗传风险降低至少一半。

Stroke:女性青少年时期超重会显著增加成年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女性中,青春期或青年期超重会增加罹患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论著】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进修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相比于非问题为导向的线下学习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进修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述】MR动脉自旋标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就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使影像科医师以及脑血管病专业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深入了解ASL技术的临床实用价值。

2015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 · 2016-04-27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中医药学会(CACM,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cine) 内科分会 · 2018-01-15

《远隔缺血适应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 2021-09-18

中国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专家建议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CRHA,Chinese Research Hospital Association) · 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