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修订)》修订内容及审评关注点解析

2023-05-30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发表于安徽省

基于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的审评经验积累并结合现行审评要求对该类产品在审评过程中的主要关注点进行解析,以期为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注册申报及技术审评提供指导。

中文标题:

《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修订)》修订内容及审评关注点解析

发布日期:

2023-05-30

简要介绍:

该研究对《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修订)》相较于原指导原则的修订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包括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产品技术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物理和机械性能研究及临床评价资料。同时,基于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的审评经验积累并结合现行审评要求对该类产品在审评过程中的主要关注点进行解析,以期为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注册申报及技术审评提供指导。

相关资料下载:
《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修订内容及审评关注点解析_吴静.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Clin Orthop Surg: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股骨颈缩短的影响及危险因素

在相对年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内固定已被确立为一种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股骨颈缩短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结果。

一期截骨矫形内固定联合导航引导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股骨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1例

合并股骨侧关节外畸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关节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手术面临的困难通常包括:股骨髓腔杆置入困难、关节内差异性截骨对侧副韧带的影响、不同平面的畸形是否需要截骨、一期截骨联合关节置换还是分期治疗、截骨后如何选择固定方式等。利用导航技术行全膝关节置换时术中可以不使用髓腔定位杆,避免了困难髓腔以及截骨矫形时内固定的阻挡,同时术中可以精准的控制力线,减少扩髓时的出血及脂肪栓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螺丝钉断钉1例

患者,男,26岁。2012年3月因高处坠下致右跟骨粉碎性骨折,在解放军某中心医院行“右跟骨骨折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3个月逐渐下床活动,半年后能正常行走。1年后复查跟骨正侧位X线片发现“右跟骨内固定术后跟骨骨折线模糊,内固定钢板及8根螺丝钉在位,但发现有断钉现象。”术后一年半去除内固定物,发现有5根螺丝钉发生断钉,以螺丝钉颈部断裂多见,为避免对愈合后的跟骨破坏,跟骨内的残余螺丝钉未再取出

Radiology:X线摄影及锥束CT引导下定位对病理性骨盆骨折内固定植入的价值

本研究旨在利用X线摄影及锥束CT细针引导软件对骨盆病理性骨折行经皮螺钉内固定(FICS)姑息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Ⅰ期清创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开放性Logsplitter损伤1例

患者,男,36岁,工人,冰箱砸于右膝部致右踝关节开放性伤口、畸形伴骨外露7h入院。患者于2016年11月5日搬抬电冰箱倒退下楼梯时不慎被倾倒的冰箱砸于右膝部,当即感右踝关节疼痛、畸形、异常活动,无法站立及行走,内踝部出现一开放性伤口伴骨外露(图1a,1b),无喷射状出血,伤肢远端未诉麻木及其他不适,家人急送当地医院,行右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正位示右胫骨远端脱出胫距关节并向内侧明显移位,下胫腓关

闹心!肱骨干骨折二次内固定失败

62岁女性患者,因左肱骨干骨折,既往3年中曾两次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最后一次复查中发现钢板断裂,因对原接诊医院失去信心而转院求诊。简单类型肱骨干骨折的治疗难度并不很大。前两次治疗经过值得反思:一是髓内钉锁钉松动致使固定失效;二是二次手术中大量使用人工骨,值得商榷。应选择何种“可靠”的内固定形式?

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系统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1年修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 · 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