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新药研发通用规范专家共识

2024-08-15 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于上海

该共识针对中药新药研发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探讨网络药理学作为新理论、新方法、新工具应用于中药新药研发的特点进展挑战、可应用路径和具体应用情形,旨在提升中药新药的研发质量,加快中药新产品研发效率。

中文标题:

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新药研发通用规范专家共识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4-08-15

简要介绍:

中药新药研发已初步形成了基于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简称“三结合”)的新模式,但鉴于中医“辨证论治”、中药“成分复杂、机制复杂”的特点,中药新药研发仍存在物质基础及整体作用机制研究不充分、证据链体系不完整等问题。同时,在人用经验收集、临床疗效评价、功效成分质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难题,制约了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创新发展。网络药理学以“网络靶标”为核心理论,突破了“单靶标”还原分析研究模式的局限,强调以疾病或证候生物网络为靶标的综合效应来表征中药方剂的整体调节机制,契合了中医药整体论治的特点,能为研究中药复杂作用机制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符合中医药整体观的新方法,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下一代药物研究模式”。为推动研究用于中药评价的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标准,突破中药监管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难题,该共识针对中药新药研发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探讨网络药理学作为新理论、新方法、新工具应用于中药新药研发的特点进展挑战、可应用路径和具体应用情形,旨在提升中药新药的研发质量,加快中药新产品研发效率。

相关资料下载:
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新药研发通用规范专家共识.pdf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拓展阅读

J Ethnopharmacol:网络药理学与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揭示菖蒲散通过色氨酸代谢的抗抑郁机制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菖蒲散(CPS)的抗抑郁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Sci Rep:补中益气汤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迁移

本研究采用LC-MS分析了补中益气汤的化学成分,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补中益气汤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细胞实验进行了初步验证。

Phytomedicine:千斤拔总黄酮治疗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千斤拔(FPTF)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学基础和复杂的作用机制。

Phytomedicine:天芪益智颗粒通过PKC/ERK通路减轻SAMP8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退行性变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实验验证,探讨天芪益智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潜在的治疗机制。

J Pharmacol Sci: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内外实验验证的知母对TMT诱导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

本研究探讨知母对TMT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J Diabetes Res:参连汤改善db/db小鼠LPS相关炎症: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

本研究探索参连汤对肠道功能的改善与2型糖尿病的治疗之间的机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