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早期檢測指南為前列腺癌篩查、初次和重復活檢以及活檢技術提供指導。本文是指南的第2部分,重點介紹初次和重復活檢以及活檢技術。

2022-06-20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CPPS)是泌尿男科常見疾病,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并
2022-05-12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一直是困擾泌尿男科醫生的常見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國外研究顯示CP發病率在10%~15%之間,國內報道CP發病率在6.0%~3
2021-08-20
慢性前列腺炎需要鑒別的疾病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睪丸、附睪和精索疾病、膀胱過度活動癥、神經源性膀胱、間質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性傳播疾病、膀胱腫瘤、前列腺癌、肛門直腸疾病、腰椎疾病、中樞和外周神經病變等
2018-10-30
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CIATCM,China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男科分會
隨著黃莪膠囊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不斷深入,為指導臨床醫生合理、規范地使用黃莪膠囊,在BPH 治療中發揮更好的作用,本學會組織國內泌尿外科學及男科學專家編寫本共識。
2017-03-20
本指南具有以下特點: ①結合最新BPH 研究成果,體現中醫整體調節理念; ②把握本病的中西醫結合點,體現中醫診治本病的特色,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有利于提高BPH 的診療水平,滿足不同醫療條件下男科醫師選擇合理BPH 診療方案的需要; ③遵循EBM 原則,以臨床觀察的完整性為依據對文獻進行分級,對于不同級別文獻結果予以不同的可信度,盡可能選取可信度較高的文獻,確保指南的真實性、可靠性和指導性; ④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最為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以會陰及/或小腹脹痛、排尿不適、尿道灼熱。現代中醫學對該病的病因病機認識以濕熱論、瘀血論、瘀濁阻滯論、腎虛論、肝郁論等為主要代表,一般認為腎虛( 本) 、濕熱( 標) 、瘀滯( 變) 是其三個基本病理環節,其特點是發病緩慢、病情頑固、反復發作、纏綿難愈,多分為濕熱蘊結證、氣滯血瘀證和腎虛證( 含腎陰虛、腎陽虛) 進行論治。但在男科臨床實踐中,以上述理論指導
2016-08-30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和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均屬于泌尿男科門診常見疾病,兩者可同時或前后發生,并在發生、發展過程中可能互為因果,互相影響。CP 合并PE患者,由于其PE 的隱匿性較強,容易漏診。因此,專家組制定出CP 合并PE 的診療共識,以期有助于指導醫生從CP 中發現PE,規范CP合并PE的治療。
前列腺癌近年來已成為發病率最高的男性泌尿系統惡性腫瘤,現有影像學檢查手段在指導前列腺癌診療方面的價值有限。隨著核醫學技術的進步,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靶向分子影像檢查在我國逐漸開展。為進一步提高該檢查應用的規范性,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腫瘤專業委員會特組織專家制定本共識,對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靶向分子影像檢查在前列腺診療方面的應用提出推薦意見,供正在開展或準備開展該技術的醫師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