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病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黃曲霉毒素,藍藻毒素和多種可干預的個體行為方式在肝癌發生發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實施肝癌病因的一級預防措施是在我國降低其疾病負擔的重要途徑。根據我國肝癌的流行病學特征,依據在我國人群中開展并獲得的肝癌一級預防證據,共識探討了乙肝疫苗接種,包括針對不同HBV 感染狀態母親的新生兒及兒童的乙肝疫苗接種程序;慢性乙型、
2018-02-08
為指導全國肝移植工作更規范、有效、安全地開展,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和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等行業學會組織專家于2014 年制定《肝癌肝移植臨床實踐指南》,重點闡述肝移植受者選擇標準、術前降期治療、抗病毒治療、免疫抑制劑應用和術后復發防治五部分內容。近年來,肝癌肝移植領域出現了一些新進展,為適應我國肝癌肝移植面臨的發展新形勢,現對指南進行更新。
2017-09-15
我國是肝癌大國,全球每年一半以上的新發肝癌病例發生在中國。我國的肝癌患者有其自身的特點,多具有肝炎和肝硬化背景,這與腫瘤的治療方式選擇和預后密切相關。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2011 年發布了我國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倡導以外科為主的多學科聯合的綜合治療。這部具有中國特色的肝癌診療規范的出臺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它為全世界的肝癌診治提供了中國經驗。近些年隨著對該規范不斷的深入應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
2017-08-30
2017 年6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了基于循證醫學證據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7 年版)》。新版規范對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診斷、分期和治療均進行了更新。本文現就更新內容進行描述和闡釋。
2014-07-15
發布日期:2014-07-15 英文標題: 制定者: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移植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 出處:中華消化外科雜志, 2014, 13(7): 497-501 內容介紹: 肝移植是被全世界認可的治療終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肝移植在全國范圍內已得到廣泛開展,亟待相關臨床實踐指南來指導全國肝移植工作更規范、有效、安全地開展。中華醫學會

這些標準旨在為討論和分析晚期肝癌的治療策略提供一種共同的語言。預計這些標準將得到優化和修改,并根據系統治療和未來驗證研究的進一步進展進行更新。

2024-11-18
原發性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見惡性腫瘤和第三大惡性腫瘤死亡原因,2020年我國原發性肝癌的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數均居全球首位。
2024-05-20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及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等組織專家在《中國肝癌肝移植臨床實踐指南》2014版及2018版的基礎上再次進行更新。
2022年,NICE發布了Cabozantinib治療既往治療的中晚期肝癌。主要內容涉及Cabozantinib治療既往治療的中晚期肝癌臨床證據及適應癥。
2020-10-30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報道,2015 年我國原發性肝癌新發患者46. 6 萬例,死亡42. 2 萬例,超過世界原發性肝癌發病總例數的一半。為此,許多肝癌治療相關學會都制訂了原發性
2020-05-05
冷凍消融治療的路徑有經皮、腹腔鏡及開腹3 種方式,其中影像引導經皮入路應用最多。雖然影像引導下的冷凍消融創傷小、花費低、重復性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為了規范影像引導下肝癌冷凍消融的患者選擇和技術操
2018-01-30
2017 年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 簡稱規范) 已由中國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 國家衛計委) 公布,并建議各醫院遵照實施。這個規范是在2011年中國國家衛生部組織編寫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基礎上的更新。最重要的特征是增加了肝癌分期以方便臨床使用,此外這個規范主要依據來自中國學者的經驗和研究結果使之更為適合中國肝癌患者的特點,而且重視多學科聯合診治。這個規范還特別強調循證醫學的證據支持,依據牛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