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5
基于人工智能的肺結節輔助診斷、輔助檢測對于肺癌早期篩查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當前產品通常采用監督學習,研發與測試過程需要高質量的胸部CT肺結節數據集。目前,此類數據集的構建和質量控制尚未建立具體的技術規范
2020-03-25
2020年3月,北美放射學會(RSNA)發布了COVID-19相關的胸部CT報告共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協助放射科醫生對于COVID-19肺炎的發現和報告。
使用人工智能開展肺結節檢測是醫療器械發展的熱門方向,有助于幫助影像科醫師快速準確地發現肺結節,增強體檢和肺癌篩查在肺癌防治方面的效率和作用。為了促進行業發展,保障標注質量,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和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心胸學組聯合研究胸部cT肺結節的數據標注與質量控制方法,用于肺結節人工智能產品的檢驗用標準數據集的建設實踐。本文從肺結節的標注規則、標注流程、質量控制等各個方面介紹專家組達成的共識,有
2021-07-01
2021年7月,國際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協作組(IPCG)發布了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的MRI和PET影像學檢查共識。
本文主要介紹了在MRI和CT檢查時可能遇到的偶發性肌肉骨骼情況,重點提出了哪些發現提示應進一步檢查的建議。涉及偶發性骨髓改變、局灶性骨病變、恥骨聯合和骶髂關節異常、脂肪軟組織腫塊、腎性骨營養不良的表現
2022-03-20
2022年3月,意大利胸科影像學會發布了低劑量CT在肺癌篩查中的應用的意見書。吸煙是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本文主要針對低劑量CT在肺癌篩查中的應用提供指導建議。
《中華放射學雜志》在2011年也率先牽頭在國內發表了《心臟冠狀動脈多排CT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對于CCTA技術的普及與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該專家共識發表超過5年,無論是CT設備平臺,還是軟件及臨床技能,近些年均獲得了快速發展,需要重新梳理某些新技術的應用規范,標準化和規范化應用水平亟待提高。同時,對于許多期望盡快開展CCTA臨床工作的醫院,需要有詳細、具體、可操作的規范化指南來指導工作。本指
2025-04-15
這篇影像文章探討了在急診 CT 檢查中觀察到反暈征的各種臨床情形,強調了反暈征在鑒別診斷和患者診療管理方面的關鍵作用。

2024-12-31
旨在為搭建結直腸癌CT影像數據庫提供參考,保障數據庫源頭資料的高質量和可挖掘性,促進醫療影像人工智能行業生態可持續健康發展,加速結直腸癌CT影像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研發與應用。
2024-03-25
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CCTA)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無創心臟成像技術,本文主要針對冠狀動脈狹窄和冠狀動脈斑塊的CCTA評估提供了全面的共識聲明。
2022-06-10
CT介入手術室是實施CT引導下介入診療的重要場所。隨著CT介入診療學的應用范圍和領域不斷擴大,以往的操作場所和診療環境已不能滿足學科發展需求,需要建立專用場所,并從診療場地、醫療設備、工作流程、質量控
2022-03-01
本次研究旨在檢索、分析、總結CT增強掃描中造影劑副反應表現、危險因素、預防、治療及護理,進行多維度全面證據總結,進而為臨床實踐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2020年11月,美國心血管計算機斷層掃描學會(SCCT)聯合北美心血管成像協會(NASCI)共同發布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冠脈CT檢查共識。冠脈CT檢查除了能發現單純的解剖性狹窄外,還提供了大量的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