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泛素特異性蛋白酶在肝細胞癌中的作用
本文重點探討USP參與HCC的具體作用機制,并討論USP抑制劑在癌癥靶向和免疫治療中的應用,以期為HCC的診斷及治療提供新的視角和策略。
臨床肝膽病雜志 - 肝細胞癌,泛素特異性蛋白酶 - 2025-07-05
NEJM 中國 Ⅲ 期試驗證實: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早期用替羅非班,90 天良好功能恢復率顯著提升
本項ASSET-ITⅢ期隨機試驗為替羅非班在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后輔助治療提供了有力的循證支持,首次在多中心規模樣本中證實早期輸注替羅非班可顯著改善患者功能恢復。
MedSci原創 - 替羅非班 - 2025-07-05
Circulation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張浩、陳會文團隊創新先天性心臟病區域化診治中國模式,破解醫療資源不均衡難題
我國先心病患兒診治困境突出,ASSIST 項目通過頂級醫院與地方醫院合作,提升資源匱乏地區診療水平,降低術后死亡率與治療延誤,長期駐點模式效果更優。
論道心血管 - 先天性心臟病,ASSIST項目 - 2025-07-05
【協和醫學雜志】長期規律體育訓練青少年身體組成情況及相關影響因素
本研究通過前瞻性隊列研究,明確長期體育訓練背景下青少年的肥胖現狀,以及訓練類型與人體成分變化的相關性,旨在為該群體的肥胖干預提供參考。
協和醫學雜志 - 青少年,體育訓練 - 2025-07-05
【綜述】細胞焦亡在蛛網膜下腔出血中的研究進展
該文就SAH后細胞焦亡的發生機制?不同細胞焦亡的特點以及針對細胞焦亡的SAH治療策略進行簡要綜述,旨在為后續機制研究與臨床轉化提供理論依據?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 蛛網膜下腔出血,細胞焦亡 - 2025-07-05
86%肺癌患者腫瘤縮小!JCO:創新ADC藥物對多次治療失敗患者有“廣譜抗癌療效”
靶向 HER3 的 ADC 藥物 patritumab deruxtecan 在后線治療中展現廣譜抗腫瘤活性,客觀緩解率 27.7%,中位總生存期 15.2 個月,安全性可耐受。
醫學新視點 - 非小細胞肺癌,抗體偶聯藥物 - 2025-07-05
【論著】|端粒酶抑制劑BIBR1532聯合自噬抑制劑CQ抑制黑色素瘤細胞生存的機制研究
希望通過本研究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端粒酶在惡性黑色素瘤中的作用及其與自噬之間的關系,為確立新的治療策略提供理論基礎,據此擬定新的聯合治療方案,改善黑色素瘤患者的臨床預后。
中國癌癥雜志 - 黑色素瘤,端粒酶 - 2025-07-05
【指南與共識】|抗EGFR單抗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頭頸部鱗狀細胞癌專家共識(2025年版)
本共識能夠為臨床醫師提供更為明確和實用的指導,進一步推動該聯合方案在臨床實踐中的合理應用,為HNSC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
中國癌癥雜志 -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抗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單抗 - 2025-07-05
繪真約大咖 | 秦瑞教授:子宮內膜癌患者不應僅局限于分子分型,NGS多基因檢測有必要!
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EC分子分型已提出 10 余年,國內專家學者也越來越重視EC的分子分型,但其臨床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
蘇州繪真醫學 - 子宮內膜癌,分子分型 - 2025-07-04
腫瘤相關血管系統: 癌癥治療的新機遇
靶向 TAV 正常化策略(如抑制 VEGFA、ANG2 等)可改善免疫細胞浸潤,增強抗腫瘤療效。
小藥說藥 - 腫瘤微環境,腫瘤相關血管系統 - 2025-07-04
【協和醫學雜志】維生素D在青少年運動與甘油三酯關聯中的中介效應:前瞻性橫斷面研究
本研究聚焦于青少年群體,探究維生素D在運動與甘油三酯代謝關聯中的中介效應及其潛在分子機制,以期為青少年血脂代謝異常的早期預防與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協和醫學雜志 - 維生素D,運動 - 2025-07-04
眼型玫瑰痤瘡的相關研究進展
眼型玫瑰痤瘡累及眼部,20% 患者先于皮膚癥狀出現,由免疫、神經血管失調等引發,表現多樣,診斷易延遲,治療包括生活調整、藥物、光電及手術等。
海龍話皮 - 發病機制,眼型玫瑰痤瘡 - 2025-07-04
26歲小伙婚后久備不孕,一查竟“無精”!醫生揭開真相:是從小藏在體內的“激素缺陷”作祟!
26 歲男性因無精癥就醫,確診 21 羥化酶缺乏癥,系 CYP21A2 基因突變所致。該病分三型,男性非經典型常因不育就診,治療以糖皮質激素替代為主,個體化調整劑量是關鍵。
MedSci原創 - 無精癥,21羥化酶缺乏癥 - 2025-07-04
Nature Genetics:化療之后,我們健康的血細胞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Nature Genetics》研究揭示,化療可致造血干祖細胞(HSPCs)突變激增,不同藥物致突變模式各異,還會重塑血細胞克隆結構,增加繼發性腫瘤風險,為優化化療方案和長期健康管理提供依據。
生物探索 - 化療,造血干祖細胞 - 2025-07-04
突破樣本限制!EMBO 研究用蛋白質組學 + 臨床本體破解兒科罕見病分子密碼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基于臨床本體(SNOMED CT)與大規模蛋白質組學數據整合的框架,全方位分析了罕見兒科疾病,實現了對病種稀少患者群體的系統性分組和量化分析。
MedSci原創 - 罕見病,蛋白組學,本體論 - 2025-07-04
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5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