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nsive Care Med:早期全劑量抗凝顯著改善重癥急性腸系膜缺血患者存活率——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
在370例重癥急性腸系膜缺血(AMI)患者中,接受早期全劑量抗凝治療者30天存活率達到53.5%,顯著高于未接受早期全劑量抗凝的41.7%,治療必要人數僅為8。
JAMA Neurology :血液p-tau217在阿爾茨海默病認知表型中的意義
本研究以扎實的臨床數據和嚴謹的統計分析,切實驗證了認知癥狀分類在血漿p-tau217結果解讀中的價值,為臨床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篩查樹立了新的標桿。
Small:大連理工大學孫文研究制備抑制多種熱休克蛋白抑制的光熱劑增強腫瘤光熱治療和內源性凋亡效果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具有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通路抑制作用的BODIPY基光熱劑(PTA)(IMH-BDP)。
2025 WHO:面向客戶的數字平臺的工具包和內容庫:計劃生育
該工具包是伴隨按關鍵消息和常見內容組織的內容存儲庫?關于避孕方法的神話和誤解,提供了一個起點 為實施者和內容提供經過驗證和簡化的信息點 面向客戶的數字平臺的創建者。
皮膚贅生物自測指南:2023最新診斷標準與預防建議
本文提供皮膚贅生物自測指南,依據2023最新診斷標準,詳解尋常疣、纖維瘤等常見皮膚病變的特征與鑒別方法,提供預防建議與進一步評估方案。
手掌小點瘙癢:汗皰疹自測與預防指南
本文詳細解析手掌小點瘙癢的可能原因,重點介紹汗皰疹的癥狀與自測方法,并提供與接觸性皮炎、濕疹及真菌感染的鑒別要點。依據2023最新皮膚病變指南,建議保持手部清潔,使用潤膚劑,并在必要時就醫。
皮膚病自測:濕疹與脂溢性皮炎的鑒別診斷
本文提供皮膚病自測指南,重點解析濕疹與脂溢性皮炎的鑒別診斷,依據2023最新皮膚指南,詳解紅斑、鱗屑等常見癥狀,并提供自檢方法與專業治療建議。
Nature:華人團隊發現新型STAT3降解劑重塑樹突狀細胞功能,開創腫瘤免疫治療新策略
在調控抗腫瘤免疫中的“平衡機制”,并通過創新的PROTAC(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技術,開發出了兩款全新高效的STAT3降解劑——SD-36和SD-2301,為癌癥免疫治療打開了新的大門。
JHO:蘆康沙妥珠單抗用于標準治療難治性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1/2期研究結果
本研究首次系統評估了Sac-TMT在不可切除晚期實體瘤中的安全性及初步療效,特別是在轉移性TNBC及HR+/HER2-乳腺癌中的應用。
JAMA Neurology:血壓快速降壓是否增加缺血性MRI損傷?——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揭秘
該研究旨在探討在急性腦出血(ICH)患者中,是否通過強化降壓策略會增加缺血性腦損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