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的肝移植分配標準,基于CT的身體成分和衰弱評分顯著增強術后預后預測能力
通過自動化 CT 測量的肌肉密度(肌肉脂肪變性)、主動脈鈣化、皮下脂肪和肝臟體積等指標,能夠預測肝移植受者的死亡率。
《2024年歐洲肝病學會臨床實踐指南:肝移植》摘譯
2024年7月,歐洲肝病學會發布了最新版《歐洲肝病學會臨床實踐指南:肝移植》。該指南并未涵蓋肝移植的所有方面,而是側重于2016版指南發布以來的重要進展。本文對指南中的推薦意見進行摘譯。
肝移植供體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防治多中心專家共識
針對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供體來源性感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結合國際總結防治經驗,組織相關專家制定了《肝移植供體耐碳青霉烯類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防治多中心專家共識》。
主編推薦 ‖ 2018—2022年肝移植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結果分析
目前肝移植監護病房的目標性監測相關文獻較少,本論文收集某院肝移植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數據,回顧性分析肝移植患者術后醫院感染發病情況和病原體,以期為制定針對性的肝移植術后醫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據。
肝癌切除或肝移植,哪個應優先考慮?
早期HCC可通過手術切除或肝移植而治愈。近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王孟龍教授分享了肝癌的外科治療方法、時機與中長期效果。肝癌在線特將精華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肝移植常見并發癥病理診斷指南(2024 版)
我國肝移植病理和臨床專家綜合國內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制訂《肝移植常見并發癥病理診斷指南(2024 版)》,為我國肝移植病理診斷提供科學指導和參考。
成人肝移植受者圍手術期營養管理的證據總結
該研究總結成人肝移植圍手術期營養管理的證據,匯總的證據具有全面性、科學性和可行性,醫護人員在應用時應充分考慮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證據,改善受者生存質量,同時為構建成人肝移植圍手術期營養管理方案提供依據。
華中科技大學顧勁揚團隊J Clin Invest:ZBP1介導的凋亡與炎癥加重脂肪變性供肝缺血再灌注損傷
該研究建立了全新的ZBP1-RIPK1互作理論模型,并揭示了其在脂肪變性供肝IRI中的關鍵作用,為提升脂肪變性供肝移植療效奠定了重要基礎。
Nature封面:西京團隊竇科峰、楊開山主導全球首例基因編輯豬肝移植進入人體
動物研究中優化的免疫抑制方案,并不一定適合人類受體。但以腦死亡患者為移植受體,則可使用臨床免疫抑制藥物,繼而得出最優化的臨床異種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