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科大學陳一杰團隊ACS Nano:基于陰道上皮細胞膜構建的光免疫治療體系用于復發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治療和預防
復發型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RVVC)缺乏有效治療與預防方案,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團隊研發光免疫治療體系,可靶向殺傷假絲酵母菌,提升機體免疫,預防 RVVC 及相關菌血癥,且適用性廣泛。
AMH水平與受孕時間相關性,一項3150名女性的隊列研究!
鑒于任何關聯預計都是有限的,并且有可能先前的研究由于樣本量不足而缺乏足夠的說服力,我們對這一相關性進行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前瞻性隊列研究。
先兆流產合并絨毛膜下血腫患者不同妊娠結局預測模型的建立!
探討發生早產或流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的危險因素,根據危險因素構建列線圖模型,并對模型進行檢驗,旨在為評估先兆流產合并SCH患者妊娠結局、指導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性激素六項何時檢查?不同結果怎么解讀?
性激素六項主要包括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黃體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睪酮(T)和泌乳素(PRL)。那么,性激素六項該何時檢查?不同的數值結果代表什么?又該如何解讀呢?
Autoimmun Rev:妊娠史對類風濕關節炎診斷及疾病嚴重程度的影響
傳統關注的產次與流產并非RA的獨立風險因素,但妊娠并發癥(如子癇前期、低出生體重兒)可能通過免疫與內皮損傷機制增加RA風險
Am J Obstet Gynecol:妊娠期2型糖尿病對母嬰結局的不良影響
T2D妊娠的圍產期死亡率顯著高于T1D、GDM及無糖尿病妊娠,且先天異常、死產及LGA風險突出。
【衡道丨干貨】卵巢上皮性腫瘤冰凍切片干貨分享
冰凍切片診斷常受限于多種主客觀因素,因此患者的疾病史、有關輔助檢查、術中探查所見、大體標本的辨識、鏡下組織細胞學形態是形成冰凍病理診斷的重要支撐。
大咖談 | 帕博利珠單抗助力局部晚期宮頸癌管理
2024年NMPA批準帕博利珠單抗聯合CRT用于FIGO2014 III-IVA期患者,并獲NCCN,CSCO等指南推薦(1類證據),標志免疫治療正式納入LACC一線方案。
扳機前雌二醇動態變化:一種非基因組評價胚胎質量的方法
該研究分析 IVF 周期中扳機前 24 小時 E2 水平變化,發現 E2 下降超 10% 組受精和胚泡形成率更低,E2 平臺期不影響卵母細胞質量,E2 變化與胚胎倍性無關。
不同情況異常子宮出血治療及用藥,都是細節!
異常子宮出血指子宮腔非正常月經樣出血,分 9 類。常見的如 AUB-P、AUB-A、AUB-L、AUB-O,各自有不同病因、癥狀、診斷方法,診療方案依患者情況分藥物、手術等多種方式。
千萬女性用過的保胎藥,50年后竟讓女兒患癌率暴漲132倍!三代女性集體淪陷
20世紀30-40年代,被寄予厚望的“保胎神藥”己烯雌酚,后被證實是I類致癌物。服用該藥的孕婦所生女兒患陰道癌風險劇增,危害橫跨三代女性,暴露藥品監管、藥企利益等問題,后推動孕期用藥監管完善。
Science:幼年的糖,以后的病!生命前三年的糖攝入與成年后糖尿病/高血壓風險有關,控糖與二者風險降低35%和20%有關
該研究觀察了懷孕后1000天內糖暴露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影響,利用1953年9月英國糖配給結束后的準實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