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logical Medicine:心血管-腎臟-代謝健康和社會連接與抑郁和焦慮風險的關聯
心血管-腎臟-代謝健康越差,抑郁和焦慮的風險越高。孤獨和社會孤立顯著加劇了CKM健康對抑郁和焦慮風險的影響,強調了改善CKM健康和社會連接的綜合干預措施的重要性。
Adv Sci:安徽醫科大學陶文娟/王元銀/張智合作研究發現佛手柑精油誘導抗焦慮作用的神經回路
該研究發現,在急性束縛應激模型小鼠中,用1.0%佛手柑精油(BEO)治療可通過從前嗅核(AON)投射到前扣帶皮層(ACC)的神經回路發揮抗焦慮樣作用。
BMC Pediatrics:母親產前焦慮和抑郁對兒童執行功能的影響
研究揭示了產前母親情緒、物質使用和社會經濟地位在塑造兒童早期EF中的復雜相互作用。研究結果證明了母親特質焦慮對兒童抑制控制的不利影響,強調了迫切需要對女性整個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提供支持。
Molecular Psychiatry:單劑量裸蓋菇素和迷幻蘑菇提取物在SAPAP3嚙齒類OCD樣過度自梳理模型中的長期益處
裸蓋菇素及其迷幻蘑菇提取物能夠顯著減少SAPAP3基因缺失小鼠的自梳理行為和焦慮癥狀,且療效可持續6周。迷幻蘑菇提取物在改善焦慮和抽搐行為方面表現更為突出。
JAMA Pediatrics:慢性疼痛青少年的焦慮和抑郁患病率增加
結果表明,慢性疼痛與青少年焦慮和抑郁的發生率增加有關,而且與沒有疼痛的青少年相比,慢性疼痛的癥狀更嚴重。
Lancet/Cell:抗焦慮非藥物治療最新研究有突破?
近期,2篇發表在Cell和lancet子刊上的文章在非藥物抗焦慮有所突破,分別揭示了運動抗焦慮的作用機制以及焦慮的代際傳遞與預防干預手段。
研究證實:經常焦慮的人,更容易得老年癡呆
最近,一項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會雜志》上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該研究發現,慢性焦慮和新發焦慮與老年人癡呆癥風險的增加密切相關,尤其是在7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中。
Nature Communications:為什么悶熱潮濕的夏天,更容易焦慮?暨南大學研究團隊探明原因
暨南大學研究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了研究成果,研究了濕熱環境對小鼠腸道菌群和膽汁酸代謝的影響,以及這些影響是如何導致焦慮樣行為的發生。
Neurobiology of disease:相比于“領導”,“打工人”更易焦慮!南醫大新研究探明背后原因
研究發現相對于支配地位的小鼠,被支配地位的小鼠更容易患上疼痛引起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