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解讀|嚴俊/黃銳敏/龐濤聯合團隊揭示彌漫型胃癌中GXYLT2抑制PP2A而活化β-catenin
該研究通過構建新型分子分型系統,成功地篩選出與胃癌患者的腫瘤分期和不良生存結局呈正相關的糖苷木糖基轉移酶2基因GXYLT2。
王湘教授談胃癌治療“新藍海”:免疫治療+生物標志物檢測,開啟精準時代
【醫悅匯】有幸邀請到北京協和醫院王湘教授做客對話大咖欄目,聚焦胃癌免疫治療的最新進展與臨床應用現狀,深入探討生物標志物在精準治療中的關鍵作用,以及未來可能改變治療格局的新方向。
Gut | DNA甲基化新標志預測胃癌風險:一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揭示高危人群篩查新策略
本研究創新性地在臨床高危人群中驗證了DNA甲基化標志物RIMS1作為預測胃癌風險的有效工具。
Nature Medicine:阿里聯手浙腫發布全球首個胃癌影像篩查AI模型,平掃CT+AI實現大規模胃癌早篩
浙江省腫瘤醫院與阿里達摩院研發的胃癌影像篩查 AI 模型 DAMO GRAPE 登《Nature Medicine》,用平掃 CT 識別早期胃癌,提升檢出率,具衛生經濟學優勢。
北腫沈琳團隊研究登《柳葉刀》:胃癌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63%!CAR-T治療實體瘤新突破
該研究是“首個CAR-T療法治療實體瘤的隨機對照試驗”。基于本次研究結果,satri-cel有望成為CLDN18.2陽性晚期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的三線治療新選擇。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計算機斷層成像的定量參數結合細胞外體積分數預測胃癌淋巴結轉移
細胞外體積分數(ECV%)是血管外細胞外體積分數和血管內空間分數的總和。相關研究證實,基于影像的 ECV% 與基于組織活檢的細胞外間質量一致,因此,基于影像的 ECV% 可定量表征病變的細胞外間質量。
NEJM:總生存期達14.7個月!這類胃癌或迎來新二線治療策略
DESTINY-Gastric04 研究顯示,德曲妥珠單抗用于 HER2 陽性轉移性胃癌二線治療,中位 OS 達 14.7 個月,較標準方案延長 3.3 個月,安全性可控,為患者提供新策略。
胃癌診療 “新勢力”:前沿資訊 + 實用公式,一文解鎖臨床進階密碼
有熱門資訊,追蹤胃癌研究最新成果;有醫學知識深度剖析,梳理疾病要點;更有實用公式解讀,成為你臨床決策的得力助手。快來社群查看,一起探討學習,為胃癌診療注入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