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鄭州大學劉康棟/董子鋼/李蓬研究發現在ESCC進展過程中p38和ERK1/2激活呈正相關
研究結果部分闡明了ACSL4在介導激活生長級聯反應并促進腫瘤發生的應激誘導信號通路中的作用。
JAMA子刊 | 早期手術 vs 內鏡優先:慢性胰腺炎長期疼痛管理的新見解
在伴有主胰管擴張的疼痛性慢性胰腺炎患者中,早期手術相較于內鏡優先治療在長期疼痛緩解和患者滿意度方面表現更優。
CGH:我國學者發文沃諾拉贊雙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獲突破
H-VA-10和H-VA-14兩種治療方案在H. pylori根除中表現出較高的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尤其是H-VA-14組的根除率最高。
劉嘉教授:PD-1在急性HBV感染免疫調控中的深度探索
第34屆亞太肝病學會年會舉行,劉嘉教授分享PD-1在急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指出其在急性感染中促進HBV特異性CD8+T細胞擴增,且在不同免疫環境下作用不同,還談及研究價值及未來探索方向。
王宇明教授:打破慢性肝病三部曲魔咒,抗病毒治療與肝癌預防、篩查策略全解析
肝癌與慢性肝病相關,CHB 抗病毒可降風險,HCV 應 “Treat All”。多因素致肝癌,我國篩查有挑戰,新指標和影像學或提升診斷準確性。
API/SDK/MCP是什么? Agent到ArXiv MCP:科研自動化與AI模型終極評測 即將開播
API/SDK/MCP是什么? Agent到ArXiv MCP:科研自動化與AI模型終極評測 即將開播。
【APASL2025速遞】“甘泰”項目:MASLD不影響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療效果
第34屆APASL2025年會聚焦肝病診療新策略。王曉忠團隊研究顯示,MAFLD對慢乙肝患者接受PEGIFNα-2b聯合NAs抗病毒治療應答無顯著影響,且聯合治療或可改善患者BMI。
Lancet子刊:我國學者揭示幽門螺桿菌治療低劑量阿莫西林效果超預期
低劑量阿莫西林(2克/天)與高劑量阿莫西林(3克/天)在H. pylori根除率方面具有非劣效性,且不良反應更少。
PNAS:清華大學陳默團隊研究發現靶向TUT1耗竭三小核核糖核蛋白池以抑制剪接過程和胰腺癌細胞的存活
該研究發現,TUT1對PDAC細胞的存活至關重要,但對正常胰腺細胞則非必需。
學術前沿|Hepatol Int :西京醫院團隊對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患者的風險分層標準的再探討
該研究旨在確定基于組織學分期的最佳風險分層策略,并據此確定預測肝臟相關死亡率和肝移植(LT)最有效的生化標準。
eGastroenterology:哈佛醫學院揭示Gasdermin D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多器官效應
該蛋白在加劇肝臟損傷的同時,卻又能保護腎腦免遭“連帶傷害”。這一發現提示GSDM-D在ACLF中的效應可能有器官特異性,為ACLF治療提供了全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