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2025速遞】“綠洲”項目:聚乙二醇干擾素α治療HBsAg低水平的核苷經治慢乙肝患者96周HBsAg清除率超50%
APASL 2025 上,“綠洲” 項目數據表明,基于 PegIFNα 治療對初治及核苷經治乙肝患者,在 HBsAg 清除上優勢顯著,尤其基線 HBsAg<250IU/mL 者。
學術前沿|J Hepatol:酸味刺激顯著緩解肝缺血再灌注損傷
中醫有五味入五臟說法。華中科技大學團隊研究發現,酸味刺激能經神經信號通路緩解肝缺血再灌注損傷,還揭示相關機制,臨床試驗也驗證了其對患者的作用。
主編新作 | J HEPATOL:線粒體形態調控——破解膽管癌順鉑耐藥新策略
膽管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晚期患者順鉑聯合吉西他濱治療效果不佳。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等團隊研究發現順鉑使膽管癌線粒體從分裂向超融合轉變,揭示 INF2 降解機制,提出阻斷 INF2 降解實現化療增敏策略。
孫超主任團隊發現:納入GLIM標準的列線圖能夠預測住院肝硬化患者的長期死亡率
本研究旨在探討GLIM定義的營養不良,對因肝硬化急性失代償住院患者1年全因死亡率的影響,并進一步構建和驗證結合GLIM及其他獨立預后預測因素的列線圖。
反復便血十年,腸道竟長滿“藍葡萄”!35歲女子貧血險輸血,元兇是基因突變!
35 歲林女士因 TEK 基因突變確診藍色橡皮皰痣綜合征,該病是罕見血管發育異常癥候群,以皮膚和消化道靜脈畸形為特征。其診斷依賴臨床表現,治療以緩解癥狀為主,有內鏡、藥物等多種手段。
Hepatology: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馬長林等團隊研究通過對脂質代謝重編程的綜合分析擴展了HCC的精準醫學
該研究通過綜合轉錄組學、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的研究分析,作者確定了與肝細胞癌中葡萄糖通量、脂質氧化與降解以及從頭脂肪生成相關的代謝途徑的顯著變化。
頂刊 NEJM 發表上海兒童醫院劉海峰教授團隊罕見青少年型Ménétrier病個案報道
該報告介紹了劉海峰教授領導的多學科診療團隊(包括消化內鏡中心、腎臟風濕免疫科、放射科及病理科)成功診治一例以全身水腫為首發癥狀的罕見青少年型Ménétrier病。
BMJ:我國學者揭示可拆卸磁導膠囊內窺鏡檢查成人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的診斷準確性
ds-MCE是一種高度準確且安全的診斷工具,可用于檢測和分級肝硬化患者的食管胃靜脈曲張。
Nat Commun:李瑩/唐本忠/李國新團隊合作為靶向結腸癌治療設計多功能診斷劑鋪平了一條途徑
研究為通過圖像引導的聯合免疫療法為靶向結腸癌治療設計多功能診斷劑鋪平了一條途徑。
J Ethnopharmacol:四妙丸對潰瘍性結腸炎的多方面益處:信號通路、腸道微生物群和脂質代謝的綜合分析
本研究通過整合網絡藥理學和代謝組學的方法,探索四妙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系統性機制,并通過體內外實驗驗證。
2025年美國消化內鏡學會關于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和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患者內鏡圍手術期管理的立場聲明
GLP - 1RAs 和 SGLT - 2 抑制劑用于糖尿病等治療,ASGE 邀請專家經兩輪投票就其內鏡圍手術期管理達成共識,涉及術前評估、飲食、停藥等多方面推薦意見。
CGH:突破IBD治療瓶頸,新型三聯療法顯著提升克羅恩病緩解率
三聯療法在CD治療中的潛在優勢。通過將維多珠單抗、阿達木單抗和甲氨蝶呤聯合使用,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內鏡和臨床緩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