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tw Open:經顱脈沖電流刺激額葉和小腦,可顯著幫助自閉癥兒童更好社交、睡得更香
前額-小腦tPCS聯合標準治療可安全、顯著改善ASD兒童社交功能及睡眠質量,4周療程即實現54%患兒獲得臨床有意義的社交改善。
JAMA Netw Open:2 小時肌膚相親:極早產兒母乳喂養率大增,神經發育未顯改善
本研究旨在評估極早產兒出生后立即進行2小時SSC對2-3歲神經發育結局的影響,并探討其對母乳喂養的促進作用。
警惕!這種藥沒效還可能有毒,馬上停止使用
通過 3 歲男孩服用變質止咳糖漿致病案例,闡述藥品有效期與開封后使用期不同,盤點兒童常見藥品開封后使用期限,并介紹溫度、濕度等正確儲存方法保障用藥安全。
過敏性疾病能去根兒嗎?揭開 “過敏進程” 真相,這些治療誤區千萬別踩
過敏性疾病由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引起,種類多且常相伴出現。多數無法根治但可控制,對因治療、特異性免疫療法、藥物對癥治療是主要策略,一些 “不靠譜” 療法不可信,規范治療可實現 “功能性治愈”。
CT 掃描竟是 “隱形殺手”?頂刊發文:兒童非必要不做CT!警惕甲狀腺癌、肺癌風險
CT掃描是重要醫學成像技術,但電離輻射可致癌。研究估算2023年美國CT掃描或致10.3萬例輻射誘發癌癥,腹部骨盆CT在成人、頭部CT在兒童中引發最多。低劑量輻射也有風險,需權衡利弊。
芝加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和青少年的前瞻性指南
兒科醫生的職責不僅包括對 ADHD 進行藥物治療,還涵蓋通過提供前瞻性指導、推動相關對話以促進對患兒病情的理解,從而確?;純涸谏缃弧W業、情感和行為功能等方面取得良好的結果。
一年致死4萬多嬰兒!《柳葉刀》子刊:特異性新藥3天快速改善癥狀
中國多中心3期試驗發表于《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證實ziresovir可顯著改善6月齡以下RSV感染住院嬰兒臨床癥狀,第3天Wang評分下降更優,安全性良好,有望填補臨床空白。
一有聲音就僵硬不動,12歲女孩10年沒查出病因,醫生:真是被嚇的!
12 歲患兒因自幼 “聲音過敏” 等癥狀輾轉求醫,最終經基因檢測確診為過度驚嚇反應癥。該病癥由甘氨酸神經傳遞缺陷致,通過點鼻試驗及基因檢測診斷,首選氯硝西泮治療,預后較好但需及時處理。
2025 KDIGO臨床實踐指南執行摘要:兒童腎病綜合征的管理
腎臟疾病: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KDIGO)發布的指南,旨在為腎臟病的管理提供指導。對于兒童腎病綜合征,該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為什么小腿越來越粗,走路還是沒力氣?醫生表示:這不是壯,而是??!
13 歲小杰因小腿粗、走路費勁等確診 Duchenne 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文章介紹該病多種類型、臨床特征、輔助檢查手段,指出目前無特效治療,強調早篩查、遺傳咨詢及新興療法研究的重要性。
BMC Pediatrics: 2021~2022年河南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及基因特征
CV-A6感染除皮疹外,急性呼吸道感染漸趨常見。男性、持續高熱和PCT水平升高與感染D3亞型CV-A6患兒重癥風險增加相關。研究為手足口病預防提供科學依據,有助于提高臨床醫生對CV-A6感染的認識。
7歲男孩陣發腹痛以為是闌尾炎,結果竟是這個??!
7 歲男孩因陣發性腹痛誤診闌尾炎,術后確診過敏性紫癜。介紹該病流行病學、病因、臨床特征、診斷標準、治療方法、預防及預后,強調對患兒隨訪的重要性。
驚心!5 歲娃感冒后突發抽搐,背后竟藏致命危機
廣東 5 歲男孩康康因類似感冒癥狀確診暴發性心肌炎,經 ECMO 治療轉危為安。文章介紹該病病因、診斷依據,總結一般支持、重癥監護等多方面治療方案,助力臨床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