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因罕見基因病離世:癌癥基因檢測,這些關鍵基因不能錯過!
基因與腫瘤息息相關,不僅腫瘤患者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健康人群也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了解自己罹患某種癌癥的風險。本文將為讀者盤點不同癌種常見的檢測基因及檢測的目的。
腫瘤與宿主的 “代謝共舞”:如何塑造腫瘤宏觀環境?
腫瘤與宿主機體形成代謝共生網絡,腫瘤代謝重編程和適應受多種因素驅動。宿主代謝(生活方式、代謝紊亂等)影響腫瘤發展,腫瘤也對宿主代謝產生多方面影響,可利用宿主代謝限制腫瘤進展,未來需跨學科融合研究。
新年巨獻:2024年度中國腫瘤領域十大醫學研究揭曉
“2024年度中國腫瘤領域十大醫學研究”正式揭曉。回望2024,我國科學家在腫瘤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世界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運動抗癌實錘!且登上頂刊,研究表明:每周鍛煉兩次能夠顯著增強腫瘤治療效果
這兩項研究不僅展示了運動干預在腫瘤治療中的巨大潛力,還體現了非藥物方法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藥物副作用方面的關鍵作用。
不靠新藥,也能登腫瘤頂刊!Nature Medicine和JAMA重磅:運動干預成為腫瘤RCT“新寵”
這兩項研究均展示了運動干預在腫瘤治療領域中的巨大潛力和關鍵作用。通過運動這類非藥物的干預方式,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減少藥物副作用,不僅在方法學上具有創新性,而且在臨床應用上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解讀| Yong Li/Dafei Chai教授團隊揭示DNA遞送單克隆抗體靶向p53 R175H抑制腫瘤發展的新策略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DNA編碼的抗-p53-R175H mAb,并證實其在體內具有抗腫瘤活性。此外,抗-p53-R175H BsAb與aPD-1聯合使用展現出更強的抗腫瘤作用。
【今日分享】腫瘤患者居家營養指南
腫瘤患者營養不良不僅影響腫瘤治療的臨床決策,還會重削弱了抗腫瘤治療效果、增加增加并發癥發生率和病死率等,影響貫穿了整個腫瘤病程,是腫瘤患者不良臨床結局的主要負性因素。
【今日分享】2005—2020年中國國家及分省疾病監測點的腫瘤死亡疾病負擔數據解讀
中國和美國發病率前10位中有5個癌種重合,其中導致死亡人數首位的均為肺癌。腫瘤疾病譜的改變,讓已經獲得證實的腫瘤預防和控制措施的推廣實施顯得更為緊迫。
Nature Methods:新算法利用空間轉錄組數據構建腫瘤的“空間進化圖譜”
癌癥進展受多種因素驅動,研究推出 “CalicoST” 算法,可從空間轉錄組學數據推斷相關 CNAs 并重建腫瘤進化軌跡,經驗證優勢明顯,可為腫瘤研究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