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針代刀!肝癌熱消融治療的3問3答
本期由“肝癌在線”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李文東教授聯合發起的《東肝地帶》欄目,將探討特殊情況下熱消融治療的可行性、操作要點及潛在風險,旨在為肝癌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和精準的治療方案。
劉秀峰教授:“曲解”EASL 2024版肝癌臨床實踐指南(CPG)
借此一隅,想嘗試從肝膽腫瘤內科的視角“肢解”EASL CPG,過程可能也存在“曲解”!但無論如何,解題思路遠比答案本身重要,也可能更有意義。
蔡建強教授:肝癌診斷、治療和康復,如何避免走彎路?
正值415腫瘤防治宣傳周,【醫悅匯】特別邀請到中國醫學院腫瘤醫院蔡建強教授做客對話大咖欄目,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實用的建議和指導,幫助大家在肝癌的防治道路上少走彎路,提升生活質量。
European Radiology:明膠球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治療肝癌:與非球形明膠海綿顆粒的比較
肝細胞癌患者常常因殘留的存活腫瘤或局部復發而需要重復進行 C-TACE 治療;然而,重復進行 C-TACE 治療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肝動脈損傷(HAI),其發生率高達 50%。
蔡建強教授談肝臟“保衛戰”:肝癌篩查與生活方式調整的雙重攻略!
【醫悅匯】特別邀請到中國醫學院腫瘤醫院蔡建強教授做客對話大咖欄目,為我們深入解讀肝癌篩查的主要方法,以及如何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來預防肝癌的發生。
【APASL2025速遞】“終結”項目階段性數據入選2025年APASL年會口頭報告
2025年APASL年會,盛秋菊教授公布“終結”項目階段性數據,PegIFNα-2b聯合NAs治療HBV相關肝硬化和肝癌術后患者,肝癌發生率和復發率低,安全性良好。
最新肝癌診療指南中有關系統治療的更新進展
系統治療在肝癌的防治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本文從我國衛健委發布的《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4年版)》出發,對其中系統抗腫瘤部分進行解讀,為相關臨床工作者提供參考。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三維MR彈性成像硬度評估肝癌中Ki67增殖指數和細胞角蛋白-19的狀態
MRE 是一種可準確量化組織生物力學特性的技術,在 HCC 的臨床管理中逐漸發揮作用。近期研究證實了 MRE 在評估 HCC 的微血管侵犯(MVI)和組織學分級方面的預測價值。
核心要點 | 2025 CACA指南--肝癌篇
近期,第二版《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癌種篇》發布,基于最新臨床研究成果和循證醫學證據,融入個性化診療策略,力求為腫瘤診治提供更全面、精準的指導。
不僅降血脂!新研究發現,他汀將肝癌風險降低33%,還能改善肝纖維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他汀類藥物與慢性肝病患者出現肝功能失代償和肝細胞癌風險降低有關,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可改善肝纖維化進展。
Nature:中科大孫成/劉連新團隊開發基于空間免疫特征的肝癌復發預測系統TIMES,準確率達82.2%
該研究首次在臨床層面實現了基于空間免疫特征的肝癌復發風險預測。TIMES評分系統的建立標志著HCC預后評估領域的重要進展,通過整合空間免疫信息實現了超越傳統臨床因素的風險分層能力。
肝癌治療的“精準狙擊手”,你真的了解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肝癌的新興療法——釔-90樹脂微球。由于在控制腫瘤方面效果顯著且術后不良反應輕微的優點,使得釔90在醫學界引起了廣泛關注,但也伴隨著一些誤解和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