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Comm (2020)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發布最新數據:肺動脈高壓全球疾病負擔現狀與挑戰
本研究為全球肺動脈高壓負擔現狀提供了系統性、多維度的分析,揭示了發病趨勢、人群結構變遷及地區差異,填補了全球PAH流行病學研究的重要空白。
NEJM:每日一次,病情加重風險顯著降低21%!新藥為支擴治療提供新選擇
支氣管擴張癥缺乏統一治療方案,ASPEN 研究顯示,brensocatib 可降低患者急性加重風險,延緩肺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質量,安全性良好。
臨床決策:攔下一個肺手術,結果主管醫生非但不生氣,還表揚了我!
75 歲男性肺癌患者,曾有肺腺癌、直腸癌手術史,當地擬行右肺中葉手術。作者建議先穿刺明確病理,后多學科討論。穿刺確診后,根據病情提出綜合治療方案,體現肺癌治療需權衡多種因素 。
Eur Radiol:高分辨率PCD-CT發現CTEPH患者肺微血管病變影像學特征
本研究表明,CTEPH患者低灌注區域內肺小血管病變征象顯著多于高灌注區,而隨肺動脈壓升高,病變表現逐漸趨于均質化,提示病變波及范圍擴大,局部灌注差異減弱。
問診反饋:“北京上海的醫生都是騙子,騙我手術”!這話,可不能這么講,但自己要多學習肺結節知識倒是真的
一結友因肺結節手術病理與術前診斷不符,稱北京上海專家是騙子。作者分析病例,闡述影像診斷局限性,強調病理為金標準,分享自身肺結節診療理念供患者參考。
2024 BTS/NICE/SIGN指南:哮喘的診斷、監測以及慢性哮喘管理(推薦概要)
本文為2024年11月出版的《哮喘:診斷、監測和慢性哮喘管理聯合指南》建議的總結,指南涵蓋成人、青少年和兒童哮喘的診斷、監測和管理。旨在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幫助人們控制哮喘,降低哮喘發作的風險。
Compr Physiol:TET2基因突變驅動肺動脈高壓患者全基因組性高甲基化表型
該研究采用血液樣本+大規模甲基化芯片技術方案,具備良好臨床轉化價值,或可用于PAH患者分子分型、疾病監測及預后評估,值得國內同行關注與進一步驗證。
NEJM:自己好得快,家人感染少,風險降低29%!新藥助力流感防控
家庭是流感傳播重要場所,《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研究顯示,瑪巴洛沙韋對甲乙型流感有抗病毒作用,可使家庭接觸者感染風險降 29%,或為流感防控補充措施。
Ann Am Thorac Soc:肺動脈高壓中的虛弱綜合征,一種多維度并發癥正被關注
肺動脈高壓是一種多器官累及的復雜慢病,虛弱綜合征作為其重要并發癥,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學者與臨床醫師關注。
問診分析:患者說幸好消融沒成功!肺結節要消融,進到手術室后才說位置不好消,之前干嘛去了?有仔細看過片子嗎?
58 歲男性肺多發結節,有肺癌家族史,曾被建議消融卻術中取消。經影像分析,多數磨玻璃結節傾向良性,左下葉實性結節也無明顯惡性進展,建議隨訪,反思大醫院診療現狀。
Nat Immunol:B細胞通過乙酰膽堿調節肺部抗病毒炎癥反應
本研究揭示了B細胞通過產生ACh調節肺部免疫反應的新機制。B細胞是呼吸道中主要的ACh產生細胞,通過ACh抑制肺泡間質巨噬細胞的激活,減少炎癥因子TNF的產生,從而在早期控制病毒復制。
問診分析:三年前問診我就建議她好手術了,她沒開!三年過去了,現在如何了?
本文分享 59 歲女性肺多發結節病例,3 年間結節有增大且數量增多。回顧兩次問診診療建議,探討多發結節處理的積極與保守策略,反思當前對磨玻璃肺癌認知及處理的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