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30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1]。目前,約70%以上的我國乳腺癌病人仍然接受乳房切除手術。乳房缺失給病人帶來心理創傷,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質量,對具有適應證的乳腺癌病人實施乳房重建已經在國內外獲得廣泛認同。為推動我國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的規范化進程,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乳腺外科學組在復習文獻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的臨床現狀展開深入討論,并針對其適應證與禁忌證以及技術操作原則
2021-08-02
背景在我國,乳腺癌發病居女性癌癥發病第1位,每年乳腺癌新發病例約7.95萬。在診斷年齡上,美國乳腺癌患者的中位診斷年齡為64歲,在我國為48歲,早于美國10~15歲,近60%的患者確診時為絕經前期。乳
2023-01-28
國內外雖已推出相關指南/共識多部,但國內尚無針對ICPis導致內分泌不良反應急癥的診治流程和共識。為規范和提高相關科室臨床診治水平,本共識回顧分析了多項國內外專家共識和臨床研究,綜合腫瘤學、內分泌學和

2025-07-01
本共識旨在構建適用于社區環境的BCRL標準化評估體系,以明確篩查診斷、評估工具選擇及隨訪轉診等關鍵措施的實施路徑,致力于構建延續性康復醫療體系,從而早期識別BCRL,動態監測疾病進展。
2017-01-30
2015 年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徐兵河教授牽頭,聯合國內知名乳腺專家,結合現有的相關臨床試驗數據和專家的經驗,并根據中國乳腺癌患者的特點,制訂了第1個《中國晚期乳腺癌診治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對臨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016進行了修訂],但是,由于ABC 領域的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不多,仍有不少問題需要探討?,F就《共識》中一些突出問題做進一步的探討。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2024-04-29
本文主要為免疫治療在BC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導,內容涉及早期BC和晚期BC的免疫治療,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管理,免疫治療的生物標志物和未來方向。
2022-12-30
激素受體(HR)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乳腺癌是乳腺癌最常見的亞型。近年來,隨著CDK4/6抑制劑的問世,特別是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的一、二線Ⅲ期關鍵性臨床研究數據的公

該共識從診斷及分類、治療策略、手術時機、方案選擇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旨在為臨床醫師提供明確的治療指導、規范LABC的診療流程、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2017-01-20
雌激素可影響脂蛋白類型和血脂水平,對于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絕經后乳腺癌患者因生理和藥物的雙重作用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罹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接受內分泌治療的絕經后乳腺癌患者需要嚴格的血脂管理。中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多學科管理血脂異常管理共識專家組深入探討絕經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血脂異常的管理,形成了絕經后早期乳腺癌患者血脂異常管理的中國專家共識,明確了血脂干預目標和措施,以期有效地
2016-10-09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CACA-CBCS,Chinese Anti-Cance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f Breast Cancer Society)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召集了國內乳腺癌治療領域的臨床專家,基于一些新的循證醫學數據(如TEXT和SOFT研究),共同商討制定了《中國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6年版)》,該共識為規范和優化OFS在早期絕經前乳腺癌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指導意見。
2021-10-30
2021年7月29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線發表了《內分泌治療后或HR-HER2-晚期乳腺癌化療和靶向治療:ASCO更新版指南》(以下簡稱新版指南)。
2021-10-30
激素受體陽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乳腺癌是最常見的乳腺癌亞型。
2023-01-15
乳腺癌手術及放化療后,淋巴結和淋巴管的破壞會引起淋巴回流通路受阻,導致富含蛋白的淋巴液在軟組織中積聚,出現上肢和腋窩的腫脹,進而引發肢體畸形、活動功能障礙及焦慮、抑郁、煩躁等心理問題。該病雖然不能治愈
2021-10-30
激素受體陽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R+)乳腺癌是最常見的乳腺癌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