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
成人創傷性顱骨缺損(以下簡稱:顱骨缺損)是由于凹陷性粉碎性顱骨骨折、開放性顱腦損傷、重型閉合性顱腦創傷合并難治性顱高壓而行去骨瓣減壓術等所致。較大范圍的顱骨缺損患者因大氣壓使局部頭皮下陷,可能會導致顱內壓的不平衡、腦組織移位以及大腦半球血流量減少和腦脊液循環紊亂,從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頭痛、眩暈、易激惹、癲癇、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不適感和各種精神障礙。顱骨成形術不但能夠修復顱骨缺損、恢
2021-04-12
創傷性凝血病(TIC)是由創傷后組織損傷引起,主要表現為高凝血狀態導致血栓栓塞或低凝狀態導致無法控制的大出血。本文主要針對創傷后高凝血癥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指導建議,涉及定義、病理生理機制、評估、預防以及
2019-03-30
創傷性腦損傷(TBI)患者營養管理逐漸呈現專病化、個體化和流程化的特征,合理的營養管理流程可以保障患者的能量需求,減少營養管理相關并發癥和輔助臨床治療。“顱腦創傷患者腸內營養管理流程中國專家共識(2019)”著重指出營養干預人群、營養治療時機和營養需求量的差異特征,同時強調不同的營養治療方式和喂養模式對合理營養保障的重要價值。本共識也提出營養支持評估和不良反應處理是喂養流程的重要環節,并建議神經外
2018-11-20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是急診科最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由于該病起病急,進展快,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命。2018年我國出臺了最新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中西醫急診診治專家共識》。共識指出以最短的時間實現血管的再通及腦組織的供血是治療AIS的關鍵。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共識中AIS患者早期識別及主要治療措施,即靜脈溶栓及機械去栓進行深度解讀,以供醫生們參考理解。

2024-11-15
在晚期或復發性口腔(口咽)癌救治性外科治療的定義、適應證、圍術期評估、手術分級、輔助治療、功能康復等領域達成共識,供全國口腔頜面外科及頭頸外科醫師參考。
2017-03-30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曾單純用于軍事行為的含毒煙霧彈在民間使用也越來越廣泛,為此,中國毒理學會中毒與救治專業委員會制定了《2017中國含毒煙霧彈爆炸吸人性損傷醫學救治專家共識》,以規范和指導醫護人員在此類事件中實施醫學救治活動。
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創傷骨科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也是導致患者圍手術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創傷患者施以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降低VTE的發生風險,減輕患
2020-06-30
創傷性腦損傷(TBI)常伴發呼吸系統并發癥,導致不良預后,因而需要有效的氣道管理。氣道管理包括氣道評估、人工氣道及其維護、氧療及呼吸支持等方面,霧化吸人治療是氣道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目前國內尚無針對
為了提高中國創傷性休克及心臟驟停的臨床救治技術培訓與普及,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衛生應急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河南省醫院協會心肺復蘇專業委員會共同制定了《2019創傷性休克急救復蘇創新技術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該共識針對創傷性休克院前無法輸血、血漿的緊急情況,解決了容量復蘇晶膠液配比與搭配的問題。高滲晶膠復合液救治創傷性休克,用量小,穩定血壓效果好,可替代血及血制品,
2022-01-27
隨著以勝任力為導向的第三代醫學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圍內不斷推進,中國迫切需要制訂符合本國國情的住院醫師核心勝任力框架。
2016-07-05
《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在原基礎上,根據最新臨床研究成果,參考AHA/ACC、ESC發布的最新指南結合我國國情及臨床實踐,對PCI治療領域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進行全面討論并達成一致的觀點。
2023-02-15
我國自2023年1月8日起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納入乙類傳染病管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嚴重創傷緊急手術及感染防護專家共識》不再適用于疫情防控新階段的嚴重創傷緊急救治。為確保新階段嚴重創傷救治的時效性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