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類起源于胚胎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具有神經內分泌標記物和可以產生多肽的腫瘤,可以發生在人體任何部位,其中以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neoplasm,GEP- NENs)最常見,占所有NENs 的65%~75%。GEP-NENs 在診斷和治療中仍然存在著
亞洲年輕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獨特的臨床病理特征,因此依據非亞洲絕經后女性數據的治療方法的適用性尚存疑問。本文主要針對亞洲女性絕經前HR+/HER2-乳腺癌的治療提供聲明建議。
2019-03-19
2018版CANMAT/ISBD雙相障礙治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反映了自2005年首版指南發表以來本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包括疾病診斷與疾病管理的更新以及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近期研究進展。這些前沿進展中綜合考慮了循證證據的級別,并基于治療療效、臨床實踐經驗、安全性、耐受性和藥物導致的轉相風險等,對一線、二線及三線治療方案進行了簡明而清晰的推薦。本指南中新增內容涵蓋了雙相I型障礙(BD—I)的躁狂發作
2022-02-15
以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PD-1/PD-L1)抑制劑和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作為新型免疫治療手段,已經給惡性腫
2022-11-17
CSCO抗腫瘤藥物安全管理專家委員會組織專家撰寫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毒性多學科診療協作組建設中國專家共識》,并順利發表。作為執筆人,現對共識內容進行初步解讀。?
2018-06-08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舊稱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是一種自身免疫性肝病,病理表現為免疫介導的膽道上皮細胞損傷、膽汁淤積和進行性纖維化,最終會進展至膽汁性肝硬化。發病機制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PBC 常見于50 歲以上的女性。男性、發病年齡較小(<45 歲)和疾病終末期是預后不良的指標。越來越多的患者通過膽汁淤積相關的肝臟血清學指標聯合抗線粒體抗體(AMA)診斷PBC,多數患者在診斷時尚未發展
2023-07-01
泛長三角MS診療協作組專家就此反復討論,認為MS的評估是結構化的,應包括:病史和近況采集、神經功能評估、磁共振成像評估、眼科評估和實驗室評估,并應遵循事先設定的規范和一定的時間間隔縱向推進。
2021-02-09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PCNSL)的先進分子和病理生理學表征揭示了對有前途的靶向治療方法的見識。醫學成像在PCNSL診斷,分期和反應評估中起著基本作用。機構影像學變化和臨床試驗報告不一致會降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