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疾病( 2019novelcoronavirus,COVID - 19) 已引起全球范圍的重大破壞,SARS - CoV2 仍在世界各國持續傳播和局部暴發,給社會發展和經濟復
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維生素B6聯用豐諾安”新療法可為挽救ATC /TIC 患者,贏得關鍵性的綜合治療時間,大大降低患者病死率。為使廣大一線急救人員充分了解并正確、有效應用該創新療法,專家組經討論制定此指南以規范和指導臨床。
為了提高中國創傷性休克及心臟驟停的臨床救治技術培訓與普及,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衛生應急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業委員會、河南省醫院協會心肺復蘇專業委員會共同制定了《2019創傷性休克急救復蘇創新技術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該共識針對創傷性休克院前無法輸血、血漿的緊急情況,解決了容量復蘇晶膠液配比與搭配的問題。高滲晶膠復合液救治創傷性休克,用量小,穩定血壓效果好,可替代血及血制品,
急危重病(癥)是指發病急驟、病情危重、進展迅速、預后往往不佳的某種嚴重疾病。急危重病(癥)的診治涵蓋院前急救、院內救治、手術治療以及重癥監護等一系列過程。 為了進一步規范急危重病(癥)診療,提高臨床醫務工作者,尤其是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的診治水平,做好急危重病(癥)治療中醒腦靜的臨床應用,中國研究型醫院衛生應急學專業委員會、中國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專業委員會從臨床實踐出發,結合臨床循證學證據,綜合治
創傷是指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等致傷因素作用于機體,造成組織結構完整性損害或功能障礙。創傷是人類生活中最常發生的事件,是威脅人類生存的最主要的殺手之一。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交往前所未有的頻繁,交通運輸的多樣化和日趨繁忙,各種交通意外傷害、工傷意外事故急劇增多。 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波及全球的災難性疾病。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已經有7000多萬人感染了
無論是在戰時還是在平時的災害現場,短時間內均可能產生大批傷員。其高效救治一直是衛生應急、野戰外科學、災害醫學、急癥醫學、創傷外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感染為創傷后的常見并發癥,已被證實為批量傷員第三死亡高峰的主要原因。盡管其防治措施的相關研究不斷取得進展,但創傷后感染的發生率及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為有效降低批量傷員感染的發生率,筆者根據國內本領域專家的建議及臨床救治經驗,結合國內外文獻報道,特制定本專
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發生頻度高、區域性和季節性強。據不完全統計,氣象、洪鬧、海洋、地質、地震、農業、林業等7類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家財政總收入的1/6~1/4,年均因災死亡人數連續數年達1-2萬。特別是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階段,改革和發展處于關鍵時期,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重大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災害、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
本共識基于我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 版)》,對ALT持續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進展進行補充,旨在幫助臨床醫師在ALT持續正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診治中做出合理的診療決策。